9月11日,全国网络媒体内蒙古行的记者参观了昭君博物院,这里的所有景物都被网络记者尽收照相机的镜头里。

昭君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以南9公里的大黑河南岸,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昭君博物院是由昭君墓和一系列纪念性建筑组成,包括仿汉代阙门、青冢牌坊、董必武题诗碑、神道古生像、和亲铜像、匈奴文化博物馆、昭君纪念馆、单于大帐、历代诗碑廊等。昭君墓,亦称青冢。“青冢拥黛”是呼和浩特八大景之一,从唐代开始有明确记载。单于大帐,仿匈奴王庭建筑物,主要演出以昭君出塞、民族团结为主的大型文艺表演,以此展示匈奴文化的丰富内涵。神道石像生,神道全长380米,宽20米,在其两侧分列二十对石像生,它们同匈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匈奴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体以古朴的草原游牧民族风格为表现形式,具有东西文化交流的特色,顶部为匈奴王冠——雄鹰展翅青铜装饰物。陈列内容以出土文物、文献资料及其他多种表现形式,充分展示匈奴历史文化的全貌,让读者通过了解匈奴历史和汉匈关系,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和亲园,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体为汉代风格,顶部为汉代出土文物——仙人承露青铜装饰物。内部功能为游客接待中心,以餐饮、娱乐、工艺品为一体,通过多媒体影视厅让游客更多了解昭君文化。昭君纪念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由昭君宅、昭君祠堂两部分组成,按1∶1的比例,从昭君家乡建筑复原,通过院内建筑及其文物陈列,让游客如身临其境,充分了解昭君家乡生活和风土人情。青冢藏墨,建筑面积为430平方米,仿清代勾连式风格,主要陈列解放后社会各界人士歌咏昭君的书画作品。
近年来,昭君墓以其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每年吸引着4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先后接待了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众多知名人士,成为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记者 马铃翔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