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三十年赶时髦 正文
中国服装翩跹起舞30年
内蒙古新闻网  08-10-14 16:3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中国服装新愿景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30年以来,整个中国服装业也发生了时代性变化。



1991年的模特泳装展示。看上去,这些泳装还比较保守。摄影 杨伊宁   

  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谭安曾这样总结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服装业的四幅扭曲面孔:“从产业地位看,不如大头针能上国家计划‘大本’的尴尬面孔;从产业形象看,在许多人眼里服装是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就能干的低能面孔;从产品形象看,被外国人讥为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地摊货面孔;从产业链看,消费者对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仍‘心有余悸’慌恐面孔。”


2006年,在广州迎春花市的牌楼前用手机自拍留念的少女们。她们的着装心态是:“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

  如今,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并未成为服装贸易强国。如何拥有优秀的设计创意,如何创造服装的高附加值,如何打造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自有品牌,是中国服装界最近10年内最被关注的话题。


2007年7月,北京,东方新天地商场一层,路人走过一间国际名牌时装专卖店。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拥有了一批国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如张肇达、郭培、梁子、罗峥等。2006年国庆节,中国设计师谢锋带着他的吉芬(Jefen)品牌,作为第一个成功登陆巴黎时装周开幕秀的中国服装品牌而备受世界瞩目。这被认为是中国设计师进军国际时装界的一个标志。法国时装工会主席Didier Grumbach先生说:“中国在经历经济起飞后,如今已经到了由一个提供低成本加工的国家向一个真正的时装大国过渡的标志性时刻。”(撰文记者梁夙芳)

  
  

稿源:  编辑: 赵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