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改革开放30年 > 三十年人物 正文
农民祁玉昆的幸福生活
内蒙古新闻网  08-10-20 16:56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将土地转租给公司后,想多干活就多干,不想干活就不干;在公司里打工,自己做些其他生意,或者进城打工,都可以任意选择。”秦贵斌说。据他介绍,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五家尧村专门成立了劳务公司,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让农民外出从事二、三产业,或者就地安置成为产业工人。

  “我们邻居有的在公司打工,有的到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方打工;对咱老百姓来说,只要有活干就成。”祁玉昆说。

  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祁玉昆尽管年事已高,但由于自己和老伴依然有劳动能力,所以依然闲不下来,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在公司的温室大棚里为蔬菜打药、浇水,每天上午从7点工作到11点半,下午从2点半工作到5点。“以前一年最多忙活8个月,剩下的4个月没有事干;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忙活了。只要有事做,就有钱赚。”祁玉昆说。

  他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1200元。如今每年转租土地的收入加上打工的收入远超过1万元,比以前的收入高得多。

  同样的感觉也发生在高培生的身上。在准格尔的这个时节,黄瓜的价格是每公斤1.6元。到现在为止,高培生的温室大棚里的黄瓜已经采摘了将近1个月,收入超过2000元钱。

  据农业开发部门的调查统计,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后,每亩土地每年可增收13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983元。

  前不久村里组织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祁玉昆捐献了100元。祁玉昆说,现在转租土地可以有固定收入,自己还可以打工挣钱,能多帮灾区点儿就多帮点儿。

稿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