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鼓励引导发展民营经济,以工业立区,以第三产业强区,注重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自我发展机制。
从“九五”以来,东胜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让民营经济坐正席、唱主角”的口号,并按照“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思路,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以存量带增量,激活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力,使民营经济呈现出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非公经济实体从“九五”初期的几百户发展到目前的2万多户,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经济份额在经济总量中占到70%以上。除国家政策性国有企业外,其余几乎全部实现民营化。
工业经济重点抓好做大做强。东胜区坚持“工业立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以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为核心的煤炭、绒纺、建材、林沙、煤化工、电力工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目前,东胜绒纺产业的市场份额约占世界的30%、全国的40%,初步实现了打造中国绒纺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的目标。
第三产业重点抓好上档次广辐射。东胜区坚持“三产强区”,立足区域中心城区的优势,利用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结合资源富集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实施鄂尔多斯市大文化、大旅游、大运输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全市的文化产业、旅游消费、物流配送、金融商贸“四个中心”,实现了服务业的提质提效,形成以东胜区为中心的服务网络,确立了区域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
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东胜区注重企业家队伍的培养,把组织体制的优势与市场机制的优势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改制、发展大企业中,为企业家保驾护航。在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扩张中,为成长中的企业主解除后顾之忧。先后培育出鄂尔多斯、伊泰、万正、东方路桥、兴泰置业等本土企业,为东胜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