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革开放30年,固定资产投资取得辉煌成果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规模成倍增长,投资增速不断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从1978年的1.96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268.89亿元,增长136.2倍,年均增长17.6%。其中,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198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9.12亿元,比1978年增长3.7倍,年均增长16.2%;第二个10年,199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55.14亿元,比1988年增长5倍,年均增长18.6%;第三个10年,200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268.89亿元,比1998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15.8%。
——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特别是撤盟设市以来,呼伦贝尔市通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以项目建设促经济发展,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6%,高出GDP平均增幅7.6个百分点。经过30年的大量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22.7%上升到2007年的53.8%,其中2005年比重已达58.4%,超过了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37.3%)25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改革开放30年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已达21.2亿元,比1981年增长108.3倍,年均增长19.8%。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紧紧围绕“三化”进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的投资领域拓展到了农、林、牧、渔业及其相关的服务业,特别是在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投资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呼伦贝尔小麦、呼伦贝尔马铃薯、呼伦贝尔羊肉等农畜产品在国内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第二产业的投资领域已拓展到电力、煤化工、石油、有色金属冶炼、制药和食品加工等行业,雀巢公司、神华集团、德国博世、大唐集团等企业先后落户呼伦贝尔,对提高呼伦贝尔市工业科技含量,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等关系到老百姓“衣食住行”基本生计的领域投资进一步加大,到2007年全市已经建成星级宾馆39家,比2002年增加15家。通乡公路总里程达4214公里,比2002年增加1541公里。2002年房地产开发及经济适用房的面积增加268.54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五、改革开放30年,国内外贸易发展活跃
30年来,呼伦贝尔市国内外贸易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日趋繁荣的新时期。流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商品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商品供给充裕,市场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发展势头。
——全市城乡消费品市场保持稳步较快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以来,国家采取了不断增加转移支付力度为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工资、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存贷款利率等启动市场刺激消费政策,成效显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由1978年的5.15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151.79亿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12.38%。
——个体私营经济在流通领域地位逐渐提升,逐步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以个体私营为主的格局。1978年以前,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包括供销社)独家经营,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达到70%以上。现在经营主体及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1979年全市商业机构仅有2416家,只有国营企业、供销合作社两种形态存在。截至2007年底,呼伦贝尔市贸易企业国有、集体、私营、合资、个体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全市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业个体私营经营户已发展到4万多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九五”期末的30亿元发展到2007年底108.2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1.3%。
——餐饮业发展迅速。餐饮业零售额由1979年的0.2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29.9亿元,年均增长19.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3.1%提高到19.7%,提高16.6个百分点。
——商品销售从短缺匮乏、凭证限量逐步走向商品丰富、品种繁多。1978年以前,呼伦贝尔市商品短缺,工业生产资料以统配统管为主,农副产品以统购派购为主;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证定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现在,这些都已成为历史。工农业产品自由流通,商品极其丰富,90%以上的商品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市场机制在商品流通领域起决定性作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上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是彩电、冰箱、洗衣机,90年代是手机、空调、电脑,21世纪已升级为住房、汽车、首饰。
——旅游业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活跃。旅游业在呼伦贝尔市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朝阳产业。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呼伦贝尔市旅游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旅游产业化总体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作为新兴产业的旅游业在2000年后迅速崛起,到2007年底,呼伦贝尔市星级宾馆已发展到39家,旅行社116家,全年共接待旅游者481.62万人次,是1991年的60倍。旅游总收入达到69.82亿元,是1991年的249倍,年均增长34.58%;创汇收入2.29亿美元,年均增长26.57%。特别是2005年以来,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异常火爆,标志着呼伦贝尔市旅游业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步入快速发展的增长期,对拉动呼伦贝尔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和提高购买力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充分发挥边境口岸优势,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在1979年改革开放前呼伦贝尔还没有外资企业,到1987年才有4家因贸易补偿而设立的外资企业,1991年3月呼伦贝尔市才正式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截至2007年底,呼伦贝尔已累计审批235家外资企业,目前存续的外资企业有62家,累计直接利用外资达18554万美元。对外贸易形势喜人,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对外贸依存度上升,经济外向度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外贸进出口从2000年的8.0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6.98亿美元,年均增长18.97%。
六、改革开放30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事业成绩显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机构和组织更加完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07年末,全市共有科研机构21个,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9个,民营科技企业76个。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59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28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5125人,大专学历的24377人。“十五”期初至2007年末,全市共鉴定科研成果14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11项。专利授权量229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特色产业化基地3家。高新技术企业资产总额达24.58亿元。
——教育事业成就斐然。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义务教育阶段小学413所,教学点106个,在校生139728人;初中学校175所,在校生9494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943人。普通高中由1978年的158所发展到2007年的264所。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18577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55.3%。全市现有职业高中14所,中等专业学校17所。职业高中在校生9546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数15246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呼伦贝尔学院完成了7所院校的合并,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并于2003年晋升为自治区直属本科院校。
——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截至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233个,比1978年增加716个。开放病床10454张,每万人口拥有病床数38.63张,分别比1978年增加4103张和8.44张。卫生技术人员15042人,每万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5.59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5344人和9.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