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欢聚一堂的百步亭社区居民。当天,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举办“万家宴”,社区居民一家做一个拿手菜,两万多居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一起过一个文化年。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我们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节日找回来
新华网: 1月19日,百步亭社区举办“万家宴”,社区居民一家做一个拿手菜,两万多居民欢聚一堂,社区俨然成为一个大家庭。据说百步亭社区连续9年举办“万家宴”,从最早的百家宴发展到千家宴,到今天的万家宴,这种活动为什么能经久不衰,而且越办越红火?
茅永红: 那天是小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它是一种年文化。前几年开始人们热衷过洋节,自己的节日反而没有了。比方说情人节、圣诞节,都不是中国的节日。尤其是前几年,到情人节连花都买不到了,菜苔也没有了,都当花被别人买跑了。这个不正常。中国人应该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前不重视这个事情,淡化它了。我们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节日找回来。
我们这个活动,第一是过节,第二是文化,最关键的是它提倡团结,融洽家庭。菜都是文化的展示,涉及门栋的荣誉,个人的荣誉。过节就是要高兴,愉快,团圆。现在我们过节不知道如何愉快、高兴。怎么让人们高兴、愉快,怎么能让人们团结起来?通过一年一度的交往、沟通,这项活动第一弘扬中国的节气文化,第二把大家的关系拉近了,把大家搞高兴了,把家庭搞和睦了。
现在一家三代人的问题很难办。不说小区和谐,门栋和谐,一家三代都难和谐。一家三代人之间,虽然有血统关系,但隔阂很大。比如说三代人上面的父母亲,因为生活习惯问题,儿子没有办法要跟父母亲交往。住同一所房子,儿子观念发生变化了,但父母亲在家里灯也不能开,空调也不开,今天吃的饭,晚上还要吃,晚上吃不完,明天还要吃。所以生活习惯,节约习惯老一代跟第二代有代沟。第三代孙子跟他的父亲隔阂也很大。按照道理来讲,在过去家里最大的是爷爷,第二是父亲,再就是孙子。现在反过来了,孙子变成爷爷,谁家里有孙子,孙子就是老大,相互不和谐。
我们通过这种文化帮他们理顺家里面的这个关系,使三代人共同合作,凝聚起来。做什么菜,大家出主意,大家想办法,叫什么名字,做什么菜,最后爷爷来定夺。通过活动使得大家和睦了,所以有很强的生命力。门栋之间也相互比较,大家一起做菜,比你的味道、比你的颜色、内涵,大家感觉越干生命力越强,越干人就越多,老百姓很乐于参与这个活动。
2006年10月9日,湖北广电百步亭传媒公司揭牌
文化是中国的未来,也是企业的未来
新华网: 我们来过百步亭多次,每次走进百步亭社区,都感觉到社区的文化气氛特别浓。我们了解到您曾经资助过名盛一时武大作家班,拍过大型古装电视剧《武当》等20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目前还在经营《CCTV老故事》《城市电视》2个电视频道。作为一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公司,你们对文化产业是如何定位的,文化产业在您的事业中占有什么样的份量?
茅永红: 对于这个文化产业定位,首先从份量上看,我们感觉它是我们孙子的未来,这是我们公司的未来。其次我们介入文化产业,实际意义也很大,它关系到我们公司的发展未来。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要通过文化产业拉动内需。因此,文化是中国的未来,也是我们企业的未来,所以定位很重。
人的需求就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就是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有三个,第一是物质需求,第二个是精神需求,第三是感情需求。感情需求也属于精神需求的范畴。
经过改革开放30年,在中国来讲,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30年前,大家根本想不到买房子的问题、买车子的问题。30年后,城市人口上升一倍,以前是2.8亿人,现在是6亿人,城市人口扩容了一倍。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物质生活大大提升,到了一定的时候,物质满足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也不愁吃的,什么条件都好了,就会考虑去消费文化,就是发展内需问题。
怎么来发展内需呢?我们国家的经济,一个是靠出口,一个是靠投资,一个是靠内需。为什么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这么大,因为我们出口比例太大,不协调,内需的指标不够。现在我们内需主要是房子问题和车子问题,下一步主要是文化问题。如果我们国家不重视文化,我们这个时候也不抢占这个文化制高点,以后企业就很难办。
所以我们现在很重视文化,现在开始培植它,到一定时候,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经济更需要,企业发展更需要。所以我们把这个产业看的非常重。比如说美国,目前来讲,他的财政收入排在第一位的是文化,不是制造业。美国前几年也不是这样的比例。中国的未来一定要调整过来,所以说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