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交往曾经的辉煌
《茶叶之路》书载,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和俄国,一个亚洲最大的文明古国和欧洲兴起的俄罗斯帝国相互面对面站在一起,他们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对抗走向交往、对话。
“茶叶之路”就像一台发动机,把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带动了起来,不仅丰富了两国百姓的物质生活,而且文化方面也有着丰富的交流,最后彼此影响。
4月6日,在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邓九刚指着大屏幕上的一段影像资料对本报记者说:“在俄罗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茶叶之路’,并立刻想到恰克图。”
恰克图是蒙古语“有茶的地方”,它见证了茶叶之路两个半世纪的兴衰,今天的恰克图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是一座干净、安宁、民风古朴的小城。常驻人口19000人,平均年龄35岁。
让邓九刚等感到惊讶的是恰克图的民俗博物馆,该博物馆在俄罗斯的地位仅次于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博物馆由几位恰克图商人集资于1890年建成,馆内大量的图片清晰地再现了十九世纪华商工作、生活、贸易的场景,还有保存完好无损的中国瓷器、服装、家具、玩具等中国商品。
“俄罗斯人对中国茶叶的向往和喜好使他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把中国的茶叶在他们的家乡培植起来。于是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女皇亲自派人到中国,请一个刘姓的技师,带着十几个人到格鲁吉亚开辟茶园,并且在那里试种成功,现在的这个茶园还在生产着源自中国茶叶的茶产品。”邓九刚说。
据邓九刚介绍,在当年的万里茶路上,经营茶叶的并非如今擅长生产、加工茶叶的福建人,而是山西商帮。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乔家大院》,人们往往以为茶叶贩运中最为著名的是乔氏家族,而事实上当年最为显赫的并非乔家,而是山西晋中市榆次区的常氏家族。
明弘治年间,由山西太谷惠安迁到榆次的常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开创了中俄茶叶贸易的漫漫长路。
当年常氏家族制茶于武夷山,将武夷山茶区采购的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水运到“茶叶港”汉口,再经汉水运至襄樊和河南唐河、杜旗。上岸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长治、太原、大同、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再改用驼队穿越1000多公里的荒原沙漠,最后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
俄商将茶叶再贩运至伊尔库次克、乌拉尔、秋明,直至遥远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恰克图是中俄茶叶贸易的桥头堡。由于当年沙俄政府积极从事对华贸易,使沙俄政府和茶商获利丰厚。所以当时有一种说法,“一个恰克图抵得上三个省”。
在这段友好互利的年月里,中俄商人你来我往,交易繁忙,却几乎没有专业翻译人员从中沟通。于是,一种汉语、俄语、蒙语交杂的交际语言出现了。它简陋而实用,上万银两的买卖倚仗它而成交。该语言流通有限,仅在恰克图及周围通行。中国商人把它叫做“买卖语”。
“买卖语如果出现在任何语言课堂上,绝对让人笑掉大牙,但他却非常实用,当时的归化城(呼和浩特)流传着一句顺口流:一条舌头的商人吃穿将够(刚刚够用),两条舌头的商人积攒有余,三条舌头的商人挣钱无数。所谓的舌头指的就是中、蒙、俄语言。”邓九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