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爱心救助他人
“报党恩,助穷人”是张启云、修坤夫妇不懈的追求。多年来,他们不但热心公益事业,更为贫困家庭和上不学的学生等弱势群体献着一片爱心。
2000年,张起云和老伴修坤,从报纸上得知社区李春月和李明月一对姐妹,因母亲有病,父亲下岗,而不能上大学时,老俩口立刻从省吃减用的家中拿出1000元钱送了过去,还在社区倡导居民为其捐款,使两个孩子如期圆了大学梦。
2002年,南新街红星社区下岗女工白恩芝患了严重尿毒病,她的丈夫也身患严重心脏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一家四口贫困交加、束手无策,张起云、修坤夫妇得知后,一方面从自己家中拿出500元钱进行救助,另一方面在社区中再次倡导居民捐款,帮助白恩芝一家度过了难关。
2003年,赤峰日报社组织救援队,救助被烧伤儿童于英奇,张起云得知后,又个人捐出了1000元进行救助。
2006年,红山区妇联倡议救助贫困孤儿许云龙,张起云又带头捐出200元钱,郊区河南营子村妇女马桂芬,长了脑瘤,家中贫困无钱医治,老俩口得知后又从家中拿出300余元捐其手中。
2008年,当得知红山区清洁工冯秀云一家因贫困,而使两个孩子面临辍学时,张起云、修坤夫妇又捐款1100余元为这户贫困家庭排忧解难。
张启云、修坤夫妇的家并不富有:80多平方米的楼房,三代同堂,家具都已破旧,21寸的彩电,房子没有装修……老两口除每月5000余元的工资外,没有任何其他收入,家里5个子女,2个下岗失业在家。有人问:“有钱不首先帮助自己下岗的子女而帮助外人,时间长了就不怕儿女有意见吗?”每到这时,老两口都笑着答道:“如今,我们这个三代同堂20几口的家庭里已经有16名党员了。我们没给子女留下物质财富,给他们留下的是精神财富!”
教育子女树立典范
十几年来,张起云、修坤夫妇为社会公益事业、为社区贫困家庭,为灾区先后捐款达11万余元。其实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收入只限于退休金而已,且家里有下岗子女,有上学的孩子,而张起云总是教育子女自强自立,艰苦奋斗,教育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要达到“三员”,即少年时必须加入少先队员,青年时必须加入共青团员,工作后必须加入共产党员,并用“三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子女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这就是张起云、修坤夫妇,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老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的美德,被社区里的人们称为“活雷锋”。
如今,张起云、修坤夫妇家里已经有16名党员,在他们家里,每年都会有两次固定家庭会议,开会这天全家老少20多口人无特殊情况都要参加,谈谈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经历等,老俩口则说说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成绩突出的还会进行表扬和相应的奖励,表现不好的将给予批评。家庭会议作为家人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在这个家里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2003年,张起云被自治区党委评为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被自治区文明委评为全区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03年被赤峰市委、市政府评为公民道德建设十大标兵;2004年被自治区评为文明标兵、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2005年被自治区评为全区老干部先进个人;2007年被赤峰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08年被赤峰市委组织部评为“四位一体”老干部服务网络工作先进个人。赤峰电视台拍摄了《无悔人生》和《好人张起云》电视专题片;赤峰市委为其出版了《风雨人生》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