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1年全国两会 > 两会热点 正文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和谐惠民生
内蒙古新闻网  11-03-06 09:38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人民日报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

  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改革目标是回归公益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

  公立医院是城乡居民反映看病问题最集中的地方。“今年公立医院改革将进入体制机制的攻坚阶段。”饶克勤说,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回归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重点是改革其筹资体制、支付制度等。

  第一,明确举办主体。举办主体既是公立医院出资人,又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责任主体,而医院是实现公益性的载体。打个比方,公共汽车具有公益性(公用性),公共汽车出资人出多少钱贴补成本,决定其公益性大小。同时公共汽车公司必须讲经营和成本。因此,筹资体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之一。

  第二,加快公立医院支付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的是按项目付费、按药品加成付费。如果不改革,医生收入还是与开多少检查、开多少药品挂钩,必然造成医疗费用持续上涨。这项工作目前正在推进。

  第三,加快卫生系统的组织变革。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呈畸形的“倒三角”,即越到大医院越综合,越到基层越专科,没有形成规范的就医流程和转诊制度。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使医疗服务体系变为“正三角”,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良方。(记者李红梅)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