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后,留下的钱都用在什么地方了?是不是像传言的用来改善员工福利了?
彭华岗:这是不可能的。这2000多亿元基本都用于企业改革发展,而实际上还远远不够,还要依靠银行借款和资本市场融资。这部分支出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扩大再生产。中央企业担负着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重任,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巨大。比如石油后续资源勘探接续、电网建设和改造等,每年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2010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3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2.8倍。
二是弥补国有资本金投入不足。目前半数以上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率65%,尤其是航空、发电、军工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国际公认水平。
三是解决企业历史负担。近年来,国有企业承担了企业办社会、冗员安置、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负担等巨额费用,仅厂办大集体人员安置就需要1000亿元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业共有离退休人员近500万人,每年负担的离退休统筹外费用近400亿元;主业优质资产上市后存续企业依然困难,需要大量的费用支出。
四是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也需要投入。
记者:2006-2009年度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为1686亿元,这些钱又用在哪些地方了?
彭华岗:主要是五方面:一是支持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出221亿元,约占13%;二是支持中央企业重组支出908亿元,约占54%;三是支持中央企业灾后重建支出305亿元,约占18%;四是支持中央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支出249.7亿元,约占14.9%;五是帮助中央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出2.3亿元,约占0.1%。
这笔钱有力支持了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一大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增强。
记者:不少人认为中央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得还不够,该如何看待这一质疑?
彭华岗:中央企业是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企业,其发展成果理应全民共享。这不仅体现在上交国有资本收益,还体现在上交税收、扩大国有资产总量和国有股转社保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