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作
刘少奇多次强调学习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性。他说:“仅仅读了几本书,有了一些理论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理论。读了书,增加了一点理论知识,这只是有了运用理论的可能,而处理实际问题不是单靠书本所能解决的。有些人只知道翻书本,中国的外国的他都知道,你说到什么问题,他可以马上把书翻出来。但碰到实际问题,马克思没有讲过,列宁也没有讲过,他自己就不知道怎样分析处理,这就是不懂得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只有遇到问题,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并且要处理得不错,“才叫做有了一些理论”,“才算学到了理论”。
刘少奇一生在理论上有很多建树,尤其是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建树最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1939年7月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在中共党内,毛泽东是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他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刘少奇竭力宣传毛泽东的这一主张。在《修养》一文中,他不仅引用了毛泽东的这段论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要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任务,指出:“我们要根据新的经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哪些个别结论,在哪些个别方面,需要加以充实、丰富和发展。”
刘少奇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个别结论”区别开来,提出一方面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另一方面要研究在“个别结论”、“个别方面”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刘少奇的上述观点与毛泽东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主张交相辉映,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不仅如此,《修养》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修养理论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领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作。
1962年,在对《修养》第二次修订期间,刘少奇曾对该书有过自我评价,说:“过去公开发表的一些东西,经过这么多年,现在党内外、国内外人们还记得起、愿意看,觉得对自己还有帮助的,主要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什么呢?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着重是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少从每个党员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修养、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以有效地贯彻执行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一贯重视制定各个时期的正确路线、方针,同时又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根据多年对党内生活的观察,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总结。”
刘少奇的评价恰如其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之所以深受欢迎,首先是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令共产党员为之一震;其次,《修养》切中时弊,适应了形势的需要;再次,《修养》精湛透彻的语言、缜密严谨的逻辑、深入浅出的风格,都令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