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我区不断加大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引进国外和区外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0%以上,工业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工业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大幅度增加,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逐步转向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十一五”前4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694亿元,年均增长27%。企业自筹资金和引进资金占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0%以上;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达到380项,其中百亿元以上的11项。
“十一五”前4年,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01亿元。2010年前三季度,170个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4.2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9.9%。85个计划新开工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已开工77个,开工率达90.59%。自治区集中调度的20个重大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9个。自治区确定下半年新增重点推进的36项工业项目已有34项开工。
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显著步伐
在继续打好资源牌、特色牌的同时,打好清洁牌、绿色牌,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能源工业整体向清洁能源方向发展。
在煤的清洁生产方面,坚持煤炭开发与保护并重、开采与治理同步,把生态环境治理与改进采煤方法、推广先进的采煤工艺、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机械化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有机结合。
在煤的洁净利用方面,大力发展煤炭提质加工,加大清洁煤生产;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积极推进煤的就地转化。目前全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五大示范工程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伊泰国内第一套16万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煤间接液化合成油装置建成投产,神华世界第一套108万吨煤直接液化合成油装置试生产,2010年一季度生产煤基合成油1.5万吨。通辽金煤化工世界第一套20万吨煤基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2010年一季度生产乙二醇1.2万吨。大唐多伦世界第一套180万吨甲醇转46万吨煤基烯烃生产线试生产。内蒙古霍煤亿诚、神华宝日希勒、辽宁春城等200万吨褐煤提质生产线竣工投产。
在风能利用方面,到2005年底,全区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6.6万千瓦。2006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以及促进风电产业发展法规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区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9年风电发电量98.46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居全国第1位。
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我区光伏产业的研发和利用不断加快。鄂尔多斯市205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电站已并网发电;鄂尔多斯市5万千瓦槽式太阳能发电项目、阿拉善左旗15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公司5兆瓦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项目等正在规划建设。依托硅材料丰富、电力充足等优势,积极推动多晶硅、单晶硅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多晶硅—单晶硅—电路级硅片和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硅材料产业链。
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快培育一批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内蒙古资源禀赋,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改变“一煤独大”的发展格局,构建多元发展、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内蒙古的实际和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我区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加快,效果明显。积极推进“呼-包-鄂-乌(海)”两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以抓企业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创新试验区建设步伐,150户两化融合重点龙头示范企业的生产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程项目已通过国家立项批准,并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旗县信息服务中心、乡镇信息服务站、行政村服务室、自然村信息点建设。重点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率先引导煤炭、冶金、乳制品等生产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目前,全区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同程度采用了信息技术,其中30%以上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及程度进入了较高阶段。2009年,全区信息产业包括通信业、软件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97.5亿元,同比增长17.8%。
技术和品牌创新显著突破
我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发展新兴产业有机结合,推动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在现代煤化工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光伏材料自主创新及产业化等领域,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实施产业技术示范工程,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改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最终促使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好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建设工作,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把自主知名品牌建设作为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推动的原则,健全和完善自治区品牌培育体系。截至目前,我区的中国驰名商标已达2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自治区著名商标279件,驰名商标数量和比例均走在西部12省区前列。
展望未来,“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资源型优势特色产业仍然是自治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区将把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坚持大型、高端、循环发展的方向,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产业层次和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继续按照自治区多元发展、多元支撑的要求,不断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再筑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