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节庆专题 > 2013学雷锋纪念日 > 网评雷锋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雷锋精神在草原闪耀光芒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3月5日“学习雷锋日”到来之际,我们推出这期特刊,纪念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发表50周年。

  50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此,整整50载,雷锋的名字,始终是亿万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光辉榜样。这位只有22岁短暂生命的普通一兵,激励着几代人健康成长,引领着几十年的社会风尚,凝聚和释放着社会的正能量。

  “那一年我17岁,正在读高中。毛主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发表后,我们整个学校都轰动了。”68岁的通辽市老作家陆文学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我们用各种形式庆祝题词发表,自编自演反映雷锋事迹的小节目、朗诵贺敬之的长诗《雷锋之歌》、组织了学雷锋小组、还掀起了写日记的高潮。总觉得用哪种方式也无法表达心中对雷锋的敬仰之情。进入60、70年代,雷锋精神便是真善美,爱憎分明,再后来,雷锋精神的内涵就更加宽泛了。”

  马上进入不惑之年的鄂尔多斯市市民郭三平说:“我是70后,是读着雷锋的故事,听着雷锋的事迹长大的一代。多年来,‘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几个字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个时代都有雷锋这样的榜样,80年代,我们学习‘一把抓’张秉贵,进入90年代,我们学习爱岗敬业的李素丽。雷锋精神,是行为的准则,是道德的富矿。我们活在雷锋精神里,也在用雷锋精神教育后代。”

  白晔,呼市残联智力残疾人及其亲友协会主席,这位智障孩子的母亲,深入到智障群体中,把爱送给更多智障孩子。哈申通拉嘎,通辽市库伦旗额勒顺镇苏日图嘎查村医,他身高只有1.26米,可20多年来他却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全村人的健康……

  这几天,西部爱心公益社内蒙古站站长薛刚正忙着组织“关注贫困儿童,关爱特殊家庭儿童”活动。他说:“3月雷锋月,对于我们只是一个平常月,因为我们社团的志愿者每个月都在做着相同的事。关注西部贫困山区教育,为山区的孩子募集资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学雷锋活动应该常态化,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感染更多的爱心人士,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雷锋精神突出表现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等精神内涵。不同时代,对雷锋精神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呼唤雷锋精神,一直是全社会的最强音,雷锋始终是各行各业的道德表率。团结、友爱、利他、奉献、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热爱人民、忠于祖国、干一行爱一行、“钉子精神”……在你我他身边,那些平凡的人们,正在像雷锋一样做着“平凡”的好事。在网络上,龙梅、玉荣、郝万忠……一批雷锋式的“最美”人物受到网民热捧……(记者 刘春 赵曦)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升旗仪式
送戏下乡
挥毫泼墨
抱团闯市场
秧歌大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光荣院里暖融融
医生查房用ipad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