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来历
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的这一题词并非在3月5日,而是在2月22日。毛主席为什么要题这个词?为什么3月5日成了“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这要从《中国青年》编辑出版的一期“学习雷锋专辑”说起。
1962年8月15日,22岁的雷锋在辽宁抚顺因公殉职。他所在部队的战友们为他平凡而高尚的事迹所感动,最先在军营里掀起了学习活动。当时《中国青年》编辑部里大都是青年人,大家同样被雷锋的精神所感染,认为雷锋这样一个突出的人物,即使其他报纸已经宣传过,仍然有必要将他更全面更完整地介绍给读者,让他的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内给人们以教育和启迪。经过反复讨论,编委会最后决定:编辑出版一本“学习雷锋专辑”。
编委会从各编辑组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了“学习雷锋专辑”编辑组,具体讨论编辑计划和组织落实。笔者参加了这个编辑组。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其他报刊已经宣传的基础上做到后来居上,大家都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在讨论过程中,笔者忽然想到了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的事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正是毛主席这一题词,使刘胡兰的事迹广为人知并激励了亿万青年。现在出了雷锋这样一个新时期的英雄,如果毛主席能题词,将会有多么大的号召力啊!于是我说出了请毛主席题词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赞同,并很快拟好了一封短信,发信的时间大约是1963年2月16日或17日。两天后,编辑部打电话问主席办公室的同志信收到没有,是否送给主席看了,准不准备题词?主席办公室的同志回答:“毛主席已经看过你们的信,没有表示态度。”又过了两天,再打电话询问,主席办公室的同志说:“主席已决定为你们题词。”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高兴极了。
2月22日下午3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听筒里传出:“我是主席办公室,主席为你们的题词已经写好,请派人到中南海西门来取。”放下电话,编辑部立即派人骑摩托车直奔中南海。20分钟后,当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整个编辑部沸腾了。
毛主席应《中国青年》编辑部之请为雷锋题词的消息很快传到新闻界和有关方面,各报纷纷要求刊登毛主席题词手迹。《解放军报》得知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消息后,向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发出信件,请求题词。为了使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的题词集中发表,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党中央书记处专门开会研究,决定由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首都各报于3月5日刊载了毛主席题词。
这样,3月5日就成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李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