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吃了几十年的砷超标水。今年3月,我们终于喝上了放心安全水。”8月5日,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农民郭志全喝着甜井水对记者说。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有17万多人像郭志全一样喝上了放心安全水。
2007年年初,自治区政府承诺要为失业和低收入等困难群众办好7件实事,其中之一就是今年要解决60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记者从自治区人畜饮水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区要解决4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砷超标人口、中重度氟超标人口、苦咸水部分地区水量不足人口,而且要用10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区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今年要解决60万人和10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治区人畜饮水领导小组办公室李海明工程师告诉记者:以前自治区实施的是《国家农村饮用水解困工程》,这个工程只能保证农牧民有水喝,而不能保证水质是否达标。为了让全区农牧民喝上放心安全的饮用水,从2006起,全区12个盟市98个项目旗县开始实施这项饮水安全工程,去年解决了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全区将投入2.6亿元,利用有限的项目资金,通过远距离输水、就近取水处理、开采浅层地下水等途径,重点解决河套地区、土默川平原等地的氟超标、砷超标、苦咸水问题,优先解决砷改水问题,让有条件的农村牧区逐步饮上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