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钢城”包头市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2008-01-16 11:19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家住包头市昆区的退休干部于耀恩就已经来到附近的植物园晨练了。但是在40年前,当于耀恩刚来包头工作时,别说晨练,就连在街上走路的人都很少。

  “那时街上没什么树,每年一过了春节就开始刮风,一直刮到夏天。春天几乎天天都是沙尘天,工厂排的烟也呛得人受不了,不论冬夏,大街上都有很多人戴口罩。”于耀恩回忆说。

  包头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加工基地以及西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曾一度因发展经济引发出大量的环境问题。

  “我们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不行的,”包头市委副书记呼尔查说,“因此,近年来,我们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

  六年来,包头市关停取缔了700多家违法排污企业,先后完成了100多项环境治理和改善工程,并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先后拒报、拒批总投资超过100多亿元、50多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现在,走在包头的大街上,再看不到黑压压的厂房和冒着滚滚浓烟的大烟囱,映入眼帘的尽是绿色:街道两旁的绿树、广场上的茵茵绿草,简直让人忘了竟身处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的高原沙漠地区。

  包头市在城市规划中大片保留了绿地,在大约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1万平方米的绿化休闲广场有38个,开放式公园15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3平方米;而且在城区还保留了一块8平方公里的湿地供居民休闲娱乐。

  “不论住在哪儿,出门步行10分钟就能看到绿地和休闲广场。”于耀恩说。

  广场、花园、绿地使这个城市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中华环境奖”和“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呼尔查将这些成就归功于“历届政府对未来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包头市在建市之初就已经通过人大立法的方式保护绿地,以防将来的哪届政府为经济发展挤占绿地。”呼尔查说。

  另外,包头市还不断推广采用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以包钢为例,目前包钢正在形成以冶金渣为主要原料的建筑材料产业链。2006年包钢用于制砖、建设工程回填和道路修筑的钢渣达76万吨。

  去年,包头市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267天,比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日报的2003年提高了157天,并计划在2010年达到311天的目标。

  “目前,包头市环境治理不到位的‘死角’还有,反弹的可能性也有,但我相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措施,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呼尔查说。


编辑: 孙丽
 

  民情民意 更多>>
·乌兰察布建设和谐社会构筑城乡救助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扶困助学开启绿色就学之门
·投资20多亿内蒙古给老少边穷乡镇铺通油路
·内蒙古实施城乡低保保障贫困人群基本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群众体育涌起全民健身热潮
  特别策划 更多>>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列报道。 … [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