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一场大病,往往能使一个农牧民家庭深陷于愁苦,如今这种状况将得到改观。今年起全区95个旗县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力争100%覆盖农牧业人口。
合作医疗实施的几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正在摆脱“小病扛、大病拖”的怪圈。在托克托县医院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记者看到,前来报销的农牧民络绎不绝,两位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自这个办公室成立以来,报销的人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工作人员说。
“只交10元钱,就能解决大问题。”对这项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制度,农牧民群众已从最初的怀疑、犹豫,到现在的坚决拥护。在已实施该制度3年的托克托县古城镇,记者了解到,2004年,这里农牧民的参合率仅为87.5%,2006年上升到90%,而今年则为93%。
合作医疗制度实则仅仅是“做活”农牧区医疗卫生这盘棋的一个开始,它正在推动农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2006年,自治区各级政府共投入1.08亿元,重建或改造了349所苏木乡镇卫生院。今年则要重点实施好总投资5.6亿元的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完成303个苏木乡镇卫生院、18个旗县医院、20个旗县妇幼保健所、14个旗县蒙医医院建设任务。在合作医疗的快速不断推进下,完备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即将在自治区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