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连续4年丰收 2007年总产量突破1万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2007年年底的这则消息令人振奋:这是1985年以来粮食首次连续4年增产。
党中央、国务院5年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4年至2008年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接连出台,使种粮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2003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4.9亿亩增加到15.9亿亩。粮食产量从2003年8614亿斤的低点逐年增加,一举扭转1998年后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
虽然2007年以来国内食品价格上涨,但充足的粮食库存使稳定市场有了基本的保证,正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值得警醒的是,我国粮食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当前影响粮食生产的内外部因素更加复杂,粮食安全形势依然面临严峻考验。
进出口贸易强劲攀升 世界排名连升三位跃居第三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5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从2003年不足9000亿美元,到2007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大国排名稳居世界第三。
贸易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从2002年至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5%,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周期最长、速度最快、增速最稳定的时期,开放型经济迈上了新的台阶。
不过,在我国顺差屡创新高的同时,近年来的流动性过剩、贸易摩擦等问题也由此引发。另一方面看,受次贷危机等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持续稳定出口的压力也在增大。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股市市值攀升至世界第四 凸显经济“晴雨表”
在过去5年中,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股市由“熊”转“牛”,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经过十多年尤其是过去五年的建设,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重要发展突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数据显示,到2007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市值在世界上排名位居第四,总市值突破30万亿元;而中国经济总量也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位。两者位次相同。
不过,中国股市依然还是“新兴加转轨”市场,总体处于继续夯实发展基础的阶段。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网络改变生活 网民从不足6000万增至2.1亿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5年前,中国网民不足6000万人;5年后,这一数字达到2.1亿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到2007年底,仅我国宽带网民数就达到1.63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
目前我国网民总数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我国域名总数达到1193万个,“.CN”域名数量已达到900万个。预计2008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
不能回避的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网瘾以及传播不良信息等一些负面问题也相伴而生。人们期待,通过各方努力,网络发展将更加理性和健康。
7亿农民有了“新农合” 低保制度撑起“保护伞”
“因病致贫”是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一大顽症。中国近年来致力在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看病也能报销”。
“新农合”制度从2003年试点,到2005年下半年扩大试点范围,再到决定今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这一制度。如今,“新农合”已让7.3亿农民受益。
农村低保制度从2006年探索建立,到2007年全面实行,目前约有3000万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按照部署,2008年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基础上,要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
|
|
|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
| |
|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
|
|
|
|
|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