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还没开幕,顾双燕、孟玉珍和丁瑞莲三个女代表已经“打”成了一片。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三个在一起唱出了一台“农业大戏”。
奈曼旗明仁苏木保安村的顾双燕是全团年龄最小的代表,活泼开朗、快人快语的她一口东北话像在“炒蹦豆”:“我是咱农民选出的代表,就要替老百姓说话着想。我带来了‘农村排灌电网建设’、‘户户通电工程’、‘加快农村低压线路改造’、‘农村低保户应保尽保’、‘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开发水浇地给予补助’、‘增加退耕还林项目指标’等7份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当地的种粮大户并率先致富的顾双燕在这次人代会上,已经和来自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泉窑村的刘三堂代表达成共识,如果当地土质、海拔、气候等自然条件合适,就把“蒙清小香米”引进到保安村,带领更多村民致富。
鄂伦春旗古里乡的孟玉珍代表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我的8个建议里除了一个是抢救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议外,其他有涉及当地公路、支线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也有关乎生态移民、资源转换等民生民意的。”
多伦县淖尔镇水泉村的丁瑞莲说起话来就像个老大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发展,取决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取决于农民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特别是发展之初,政府支持与引导至关重要,必须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我6号将在人民大会堂作有关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和农牧业产业调整内容的发言。”
“农业龙头企业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最直接的,它的作用不可小看!”孟玉珍的观点直截了当。
“促进农民增收需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顾双燕的看法切合实际。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调整结构,走精细化、集约化道路,让土地等有限的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益。”丁瑞莲的思路清晰可行。
你一言,我一语,“促进农民增收,要切实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成为这台农业“大戏”的主要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