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别把民生投入当成作秀的“筐”
稿源: 新华网   2008-03-07 15:29

  日前在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一位负责人针对时下有些地方把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之类都纳入“民生投入”的现象提出批评。这位负责人认为,民生投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老百姓基本生活生产需求,决不能把政府那些重大建设项目、甚至技术改造等笼而统之地冠以“民生”的名目。

   关注民生已成为当下各地两会热门的话题。不少地方政府出实招办实事,确实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赢得了代表委员称赞。但也有这样一些地方、这样一些干部,他们虽常把民生问题挂在嘴上,写在报告里,而一旦要动真格地投入,却往往言不由衷,把本无须列入民生范畴的港口建设、高速公路等等一股脑儿地打进“民生”这个“筐”里,结果成了对民众口惠而实不至的作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按照《辞海》的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是我们党在现阶段对民生改善作出的科学定位。

   对照这一要求,各级政府在什么是民生、应该怎样投入等问题上就不该再出现这样那样的曲解,更不该有任何“秀”的心态与动机作祟其中。往深层次分析,出现拿民生投入作秀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地方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怪,于是才“发明”了如此五花八门的“民生投入”来。

  事实上,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这样的原则问题上必须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容许搞任何的花架子甚至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各地实践证明,民生问题解决得好,老百姓就心齐气顺劲足,党组织的凝聚力就强,党的威信就高。最近上海两会上,市委领导同志参加讨论时,多次拍板解决诸如人才落户难、公交司机待遇低等老百姓的闹心事。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开诚布公地对居住在危棚简屋中的群众表示“很难受”,并提出要下决心加以解决,赢得了会内会外的热烈反响,受到广泛赞誉。各级干部如果心中永远装着人民,民生问题再难也能解决。(记者慎海雄)

编辑: 李中锋
 
  网民议政 更多>>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网民建言:把握机遇,请带重庆搏起来
  辉煌内蒙古 更多>>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送给西部准妈妈的"礼物"代表委员议住院分娩补助
·京华时报:政治体制改革也要站在前台
·市场报: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四大价格走势
·人民日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才有未来
·中国青年报:政协委员痛斥政府官员奢侈浪费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