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加大支农力度 预算草案彰显民生情怀
稿源: 人民网  2008-03-07 15:36

 
 

  伴随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开幕,一份沉甸甸的报告――《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也公之于众。对比去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预算草案,可以看出,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支农力度继续加大,民生领域的各项补助标准均大幅提高,转移支付力度也不断加强。一串串预算数字,折射出对民生的温馨关怀。

  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1304.03亿元。2003―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全国财政支出累计约17.7万亿元。

  今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58486亿元,比2007年又有大幅提高,同比增长14%。

  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实了。财政收入之所以能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和收入征管加强。这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农业基础,财政支农增千余亿元

  2007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项支出4318亿元,同比增加801亿元,增长23%,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2008年――

  中央财政安排5625亿元用于“三农”支出,同比增加1307亿元,增长30.3%,增幅为历年来最高。其中,对农民补贴1335.9亿元,同比增加253亿元,增长23.4%;农资综合直补482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40亿元,依然保持较高增幅。投入3044.5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同比增加441.9亿元,增长17%。

  点评:今年,大幅度提高对“三农”的投入,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农民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民生投入大幅增长,保障百姓安居乐业

  2007年――

  教育支出1076.35亿元,同比增长76%。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

  医疗卫生支出664.31亿元,同比增长296.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初步建立。

  2008年――

  安排教育支出1561.76亿元,同比增长45.1%。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将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安排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同比增长25.2%。国家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逐步在全国铺开。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1亿元,增长2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将大幅提高,月人均财政补助由30元提高到5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将在2007年财政补助标准月人均提高3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倍。

  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安排补助资金68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

  点评: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实行免费,减轻了亿万家庭的经济负担;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标准、基本医疗保险水平都大幅提高,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财政面向全体人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以奖代补,270亿元资金促进节能减排

  2007年――

  投入235亿元,支持十大节能工程、中西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等。

  2008年――

  安排27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同比增长35亿元,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建设。

  安排147.6亿元,用于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同比增长24%。加强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科研基地作用。

  点评:科技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动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大节能减排和环保力度,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我们的生活环境将变得更加美好。

  转移支付8000多亿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7年――

  支出7092.9亿元,重点用于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同比增加1933.2亿元,促进了地区间财力均衡分配。

  2008年――

  安排8467.02亿元,用于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同比增加1374.17亿元,增长19.4%。

  安排奖补资金440亿元,增加100亿元,调整和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建立县乡最低财政支出保障机制。

  点评:今年,中央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将强化对困难县乡的财政补助。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编辑: 李中锋
 
  网民议政 更多>>
·菜价低些 房价降下 兰州老百姓最关注10件事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辉煌内蒙古 更多>>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送给西部准妈妈的"礼物"代表委员议住院分娩补助
·京华时报:政治体制改革也要站在前台
·市场报: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四大价格走势
·人民日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才有未来
·中国青年报:政协委员痛斥政府官员奢侈浪费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