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修改手术签字制度防孕妇之死悲剧重演
稿源: 中国青年报  2008-03-12 09:47

      “生命权和健康权高于一切,只有职业医生才能判断病人在危急时刻是否需要抢救。同时医院也不是垫费机构,因此建议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生命权的保护,要规范相关医疗条款,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就2007年发生在北京的孕妇李丽云之死,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明自己的观点。

      2007年11月21日下午4时左右,孕妇李丽云因难产被肖志军送进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肖自称是孕妇的丈夫。面对生命垂危的孕妇,肖志军却拒绝在医院剖腹产手术通知单上面签字,医生与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孕妇及胎儿均未能生还。

      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局说,专家认为李丽云的死不可避免,医院想施行手术主要是挽救胎儿生命。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不签字,不手术”的做法,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医院已经尽到职责,并无过失。卫生局对此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也给予了解释:为了保护患者利益,法律规定了医院享有特殊干预权,然而在本案例中,这一权利实际上却因为肖志军的拒签而无法实现。

      李丽云事件发生后,媒体开始反思“手术签字制度”。

      有律师背景的刘红宇认为,从立法本意来讲,手术签字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这也可以有效防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滥用权力。

      “然而,在生命危急关头,医院及医生的不作为是否体现了对生命的漠视?”

      刘红宇表示,如果在患者处于病危时的急诊抢救,也必须以“征得患者同意”和“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作为手术的前提条件,这样的制度就显得过于僵化。

      刘红宇研究发现,虽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也规定:“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赋予医疗机构独自决定手术的权利,但因没有明确具体的情形,不具有操作性。相比之下,美国《医疗法:紧急施救手术法规》规定,“医生有权在病人面临生命威胁,或有导致身体残疾的危险时,在未得到病人同意以及未得到其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对病人实施救治”。

      “这样的法律规定值得我们借鉴。”她说。

      来自云南的刘富兴委员是致公党中央常委、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他认为,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是当前社会问题之一。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合理划分,明确营利与非营利性医院已迫在眉睫。

      他建议,应成立第三方独立医疗仲裁机构,解决医患纠纷。机构应独立于医院、患者及保险公司之外,可以由医院协会或医学会、工会等组织成立。

      他同时建议,推行医护人员执业保险,为化解医疗机构风险创造条件。解决医疗纠纷,还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保障机制,同时可由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医疗意外和补充医疗责任商业保险险种。(记者何春中)

编辑: 赵文萃
 
  网民议政 更多>>
·菜价低些 房价降下 兰州老百姓最关注10件事
·代表委员,勿挂虚衔 敞开胸怀,努力建言
·网民期盼:严监管多利好 迎股市春天
·网民期盼:收入赶超物价 房价还得降
·网民期盼:节能减排 让天更蓝水更清
  辉煌内蒙古 更多>>
  2007,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巨… [详细]
  独特的草原文化展现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内蒙古速度”。… [详细]
  大庆期间,内蒙古新闻网策划推出《崛起内蒙古》系… [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送给西部准妈妈的"礼物"代表委员议住院分娩补助
·京华时报:政治体制改革也要站在前台
·市场报: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四大价格走势
·人民日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才有未来
·中国青年报:政协委员痛斥政府官员奢侈浪费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蒙ICP备05000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