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民族 教育 三农 草原社区 播客 健康 女性 数码 家装 会展 汽车 酒网 旅游 内蒙古通 信息频道
理论 政务 法制 文化 招商 能源 理财 和谐沟通 博客 医药 靓妆 电影 美食 蒙商 购物 笑话 质监 精神文明 经济信息
 
·内蒙古草加工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植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野生动物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08内蒙古行 > 生态乌海 正文
乌海市教育改革和救助工作基本情况简介
内蒙古新闻网  08-09-02 17:28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乌海经济的迅猛发展增长,按照乌海市打造自治区西部重化工基地和教育培训服务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乌海的职业教育在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走出了一条立足地方、服务经济、规模办学、特色突出、质量较高的良性发展之路。在2004年乌海职业技术学校和乌海学院整合与创建之初,两所院校就紧紧依托乌海及周边地区能源、化工、建材、特色金属冶炼四大主导产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与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服务体系。乌海学院开办了热动、电厂与电力系统、煤矿开采、网络技术、市政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环境监测与治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24个专业。建校以来,学院按照开放办学、开发建设和创新机制、创建特色质量品牌的“双开双创”发展战略,已形成了以高职高专为主,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办学,以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两翼,与高校联合办学搭建学历提高和技能提升立交桥,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构建就业立交桥的“一主三多、两翼双桥”办学模式。乌海职业技术学校则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化工、矿山机电、商贸英语、工民建、热动、汽车驾驶、艺术幼师等18个专业,同时学校也是乌海市属7个委办局、13家大中型企业的定点培训单位,成为乌海市集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两所院校毗邻而建,同处乌海教育园区。专业设置既有各自特色,又可共享教育资源、互为补充。目前,两所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0%以上,个别专业的毕业生更是成为了众多企业的“抢手货”。

  (六)关注教育民生,营造全社会捐资助学的氛围。

  多年来,我市高度关注教育民生,在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四免一补”、“零收费”和低保家庭学生在普通阶段教育免费政策后,政府、社会、企业积极开展捐资助学行动,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上不起大学。先后实施了妇联的“春蕾计划”、团市委的“特困学生市长助学行动”、市残联的“扶残助学项目”、市民政局的“低保大学生求助”、市红十字会的“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关工委的“扶困助学行动”、市总工会的“金秋助学行动”以及企业的句子助学项目,如移动通信公司的“传递爱心,成就梦想”捐资助学行动、乌海市光彩事业弘业助学基金会、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教师培训基金等,形成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