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全国两会,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总有一群人引人注意:他们来自广袤的农村,他们作调研、提建议、写议案……他们关注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今年两会,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三农议题呢?
“希望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显现,广大农民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愿望日趋迫切。
今年全国两会,来自黑龙江同江市渔业村的刘蕾代表就带来了“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和师资配置”的建议。26岁的刘蕾是在乡里读的小学和初中,当她到齐齐哈尔市念师范中专时,觉得自己与城里孩子差别特别大。
“钢琴、美术我都没学过,一开联欢会城里的同学展示才艺,我只能在一旁傻看。”刘蕾希望下一代的农村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乡村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应该加强。现在农村教学条件差,家里有条件的都把孩子送到市里上学。”
同样来自农村的39岁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明容说,知道她要去北京开两会,周围的村民反复嘱托她带去他们的企盼——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王明容来自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的大山里,她说:“偏远山区没有路,架设手机基站的材料都靠手抬肩扛,迟迟建不起来。手机没信号,与外界就隔绝了!”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则带来了关于卫生领域的民生企盼,他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山村卫生事业扶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让技术好的医务人员能够留在基层、留在农村,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有了保障,心里才能更踏实”
去年底,王明容代表花7000多元买了一辆摩托车和一台洗衣机,得到了政府近千元的补贴。“一说政府有补贴,左邻右舍都买摩托车了。以前担肥到田里用肩挑,现在改用摩托车载。”
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旨在撬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四川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王建立认为,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农民群众消费,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网。“有了保障,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心里才能更踏实,才能更大胆地去消费。”
然而,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人口管理模式以及对施保对象分类设保的习惯方法,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处于城乡二元分割的状态,城镇养老保险相对完善,而在农村则存在着多样化的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农业农民、被征地农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又各自独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基本制度构架,而且农民参保积极性普遍不高。
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国务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首批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之前要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参加新农保,老了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领退休费,村里人都感到很高兴。”王明容代表说,但问题是这项惠农政策刚刚推行,而且标准也比较低,“每月55元有点少”。
“惠农政策别再‘撒胡椒面’”
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一直是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
“增加农民收入,不能总等着政府补贴,要改‘输血’为‘造血’。”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宏河镇高茂泉村党支部书记刘三堂说。
刘三堂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由于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而农资价格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升,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已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影响了农民收入。同时农业设施发展缓慢,很多地区农业生产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在他看来,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走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布局、市场化经营的道路。
“近年来国家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此,广大农民都很支持。但是,政府惠农扶持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资金‘撒胡椒面’式的作法,就削弱了惠农政策的积极效应,应该把政府对农业支持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刘三堂说。
对此,刘三堂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政府应以较大的政策优惠和较高的资金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的经营与发展;调整政策将种粮补贴资金确确实实补到真正种粮的农民手中;各金融部门要放宽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的信贷政策,并可考虑特殊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参与采写记者:叶建平、郑晓奕、安蓓、王茜、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