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问题,在2010年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2010年以来,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在高位运行。站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如何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把CPI涨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缓解CPI居高的不利影响,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民意期待】物价上涨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将物价涨幅调控在合理范围内,让居民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报告回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合理控制物价总水平,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发展新兴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能力。加强物价管理,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稳定物价政策,逐步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预期目标: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
【委员声音】金桩委员认为,4%这个指标是务实的,是个能够完成的指标。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处理好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重视稳定物价总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包括的商品和服务种类丰富,从2010年下半年来看,国际国内环境都对物价上涨造成影响,国家已经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物价上涨。对于我区而言,应当具体分析到底是哪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通过分析具体领域和行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调节和管理手段,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譬如蔬菜可能是结构性供给不足,而从外地运输的话又受到流通环节的影响,这就需要解决好供给问题,解决好流通环节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和避灾型农牧业,力争新增设施蔬菜和设施马铃薯面积各30万亩,加快建设菜篮子基地,提高蔬菜自给水平。
姜月忠委员认为,调节物价,就要看到物价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多方位开辟就业渠道,以收入的增长抵消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生活的影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进一步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要创造政策环境,促进消费形成合理的结构,进一步提升层次。要促进要素市场、商品市场的完善,让逐步合理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商品的供求平衡,促进消费合理化。要保持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生产与投资、生产与消费、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品价格相协调,这些是稳定物价的基础。物价、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管理机构要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用管理手段的创新促进消费升级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代表声音】刘丽清代表认为,关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价格过快上涨,影响力会被放大,尤其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最大。因此,解决好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问题,是各级政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她呼吁,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提高蔬菜供给能力。要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解决好冬季蔬菜供应问题,保证老百姓吃到放心菜、便宜菜。(记者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