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委书记王中和作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推动科学大发展、展示和谐新赤峰”。王中和在访谈中表示,赤峰“十一五”惠及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主持人:刚才听了王书记的介绍,广大网友一定已经被赤峰的独特韵味所吸引。那么,赤峰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怎样?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请王书记介绍一下。
王中和:应该说,“十一五”时期,是赤峰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福祉最多的时期之一。今天的赤峰,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想有这样几组数字可以说明。
从经济发展看: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8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7%;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倍多;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5:36.8:36.7演进为16.4:51.1:32.5。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由传统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加速转变。
从基础设施建设看:赤峰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9万;全市城镇化率43.2%,五年增长10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比“十五”期末提高3.18个百分点;新建改建各级公路1.4万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新开通了沈阳、大连、广州、天津、上海5个城市航线。自治区“十一五”期间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座店水利枢纽投入使用。华峰宁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赤峰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10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86%和78%。五年累计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30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40.3%。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3万人。惠及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