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目标,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继续推进素质教育绝不是‘老生常谈’,而是落实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政协委员、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说。
他说,近年来全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那些看起来的偶发事件,责任不全在孩子。尽管对“素质教育”有多种诠释,但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教育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一切教育都有两个基本目的,即使人聪慧和使人高尚。素质教育最终就是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继续学习;二是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生存发展并做出贡献。目前,有些地区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估学校的唯一指标,导致学校疲于应试,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李一飞认为首先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包括对学校的评估制度、评价体系、国家的高考制度、现行教材的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从教育的体制机制上激励和引导教育部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
其次,学校自身要真正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积极开展具有人性化、人道主义、生动具体、能给人以生命体验的教育。遵循“以终生难忘的教育培养和谐的人”的理念,按照“抓细节、重过程、强体验”的原则,用创新引领提升德育工作;以各种有创意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有中国心、世界眼、现代脑的人。
有关部门应制定地方法规或条例,规范教育管理部门、办学机构和从教人员的办学行为,有效制止教师私自组织有偿补课、乱订教辅资料等严重危害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教育管理部门应责成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全体教育工作者进行素质教育理论及新课改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使教育工作者真正转变教育理念,确立通过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科学发展观。
与此同时,应在全社会开展富有人性化的有助于转变社会风气的大教育,确立使全体国民接受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开展文化道德信仰教育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记者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