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这两年已逐步向惠民倾斜。”在刚刚召开的内蒙古财政工作会上,区财政厅厅长王玉明说,随着财政实力的壮大,全区财政已开始由“吃饭”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
近年来,依托能源、化工、冶金和农牧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内蒙古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07年,内蒙古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居全国第8位。
据王玉明介绍,财政实力增强后,内蒙古用于农牧业、教育和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支出比重明显增加。2002年以来,全区支持农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已累计达到636亿元,目前内蒙古已全面取消涉农、涉牧税费,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减负增收。
过去5年中,内蒙古还分别向教育和科技领域投入480亿元和31.8亿元,扩大了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覆盖面和高校经费投入。此外,内蒙古还累计投入503.3亿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确立。(记者任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