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改改,瘦削的身材,黝黑的脸庞,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走在大街上,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曾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正带领全村妇女改造万亩荒山,并且把她整个青春年华都奉献给这座荒山。
----名不见经传的开拓者
提到贾登科在武川县可谓众人皆知,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全县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而要说起他的女儿——原德胜营村妇代会主任贾改改,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在武川县哈乐镇胜营村,祖祖辈辈留下来这样一些民谣:六山九湾左右盘,一道沙河中间穿;坡地猫抓了,滩地水刮了......贾改改打小就生活在这个四面皆山、人烟稀少的地方,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像书本里描绘的一样,处处充满绿色啊!1984年,父亲提出开发德胜梁荒山,植树造林,彻底治理水土流失,创造“小环境气候”的大胆设想,得到县委、政府和县林业部门的支持。贾登科毅然辞去德胜营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背起行李,扛上锹镢,带上女儿开始他们的植树生涯。
----热血浇灌出绿色希望
面对5000亩荒山的绿化任务,乡亲们议论纷纷:“德胜梁荒山,羊不上,鸟不来,这辈子恐怕连石头都捡不完,还想种树,这纯粹是妄想”。听到这些话,贾改改心里很不是滋味,1984年春,贾改改义无反顾跟随父母、弟弟上了山,全家人一起干起来。他们住的是石头垒起的小窝棚,吃的是炒面糊糊,但植树的劲头一刻也没有松懈,植树的信心和决心一刻也没有改变。刚栽下的树苗必须马上浇水,而水源却在山下几里远。山上没路、碎石遍布,空手走一趟都费劲,别说再担着一担水。身体本来就很瘦弱的贾改改,劳动一天,晚上躺在窝棚里,浑身像散了架一样难受,可她却从没因此而停下来。
全家人当年整地造林1000多亩,第二年除了800亩华北落叶林成活率在80%以上,其他林木活了没多少。为了种树,父亲贷了几万元款,就连卖鸡蛋的钱都用来换树苗了。苗种损失不说,辛苦也白搭了,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贾改改静静思考着,并且买回各种林业科技资料,白天干活,晚上就趴在油灯下认真钻研。父亲从县林业局请来技术员进行指导,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他们才知道,原来种树也是要讲究窍门儿的。
世上只有穷困的人,没有穷困的山河。十几个寒冬酷暑下来,贾改改一家人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株株绿树,由德胜梁一步步向四周扩展。到1998年秋末,5000亩绿茵茵的树木在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山上扎下了根,除岩石耸立的山顶、悬崖和大沟壑外,凡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了乔木、灌木。
----将希望进行到底
林业生产是一项回报周期很长的事业,投资与收益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成为父女俩面临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他们决定走以林业为主,牧业为辅,以牧补林,以林促牧多种经营的路子。1999年3月,“武川县绿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贾改改以1500亩林业产权的拥有者身份成为该公司的一大股东,她的治山雄心如同当年的老父亲。用沙棘新建生物围栏17华里;建设林木育苗基地85亩;种植经济林2400亩……农林牧相组合,种养加一条龙,多种经营相配套的产业结构示范基地初具规模。2000年,贾改改开始建造“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从建设黄芪栽培基地,到购置机器设备,建造厂房,到目前已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黄芪茶加工厂,贾改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惠民的绿色银行。从当年住过的小茅庵,到现在的砖瓦房;从半山腰的羊肠小道,到现在修筑的通往外界的公路;从挑水浇树的铁桶,到现在的浇灌“龙泉”;从荒山凸岭,到现在满梁挺拔的松柏。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妇女两代人的辛勤汗水。他们一家人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环境建设者和受益人。
如今的德胜梁,苍翠葱茏,云蒸霞蔚,鸟鸣蝶飞,一派生机。
由于贾改改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做出的骄人成绩,1998年12月,她被呼和浩特市妇联、呼和浩特市环保局授予“呼市妇女环保十佳”荣誉称号;1999年3月,被呼和浩特市妇联评为全市“三八红旗手”;2004年2月,被自治区妇联评为“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同年被全国各族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提名奖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2005年3月,被武川县委、政府评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奖”;2007年6月,被全国妇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第二届全国“绿色家庭”荣誉称号。
悠悠的岁月,青青的德胜梁可以作证,贾改改这位身居山区的普通妇女,靠一种奋斗、奉献的精神,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为群众闯出一条勤劳致富之路。即使在如此骄人的成绩面前,她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和满足,她只是付之平和的一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编织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