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近乌海 | 32年话乌海 | 乌海风情 | 乌海掠影 | 民生特写 | 聚焦名企 | 特色景点 | 精彩花絮
乌 海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08内蒙古行乌海 > 民生特写 正文
乌海市农区居民奔小康
内蒙古新闻网  08-09-01 12:1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凭着勇气和智慧,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以骄人的业绩实现了新跨越。

  30年前的乌海到处是茫茫戈壁,30年后的今天到处是集中成片的高效温室大棚。昔日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元到现在的5000元,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5万农民,变为今天拥有一定产业的农区居民,巍巍青山,滔滔黄河见证了历史变迁。

  乌海是一座工业城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甚少,全市只有农业人口5.6万人,要拔掉穷根,让农区居民富起来,是乌海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乌海市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向优势产业集中。2004年,在工业化、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三化”互促、“三化”并进的经济发展中,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协调工农关系,实施城乡一体化,5.6万农区居民全部变为市民。对农区居民的温室建设、葡萄种植加大补贴力度;在养殖上,实施了全面禁牧,改良畜禽品种,兴建养殖园区,培育扶持养殖加工企业。到2005年,已初步形成了以葡萄产业为主导,蔬菜、乳肉产业为重点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历经30年的沧桑巨变,立足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现实,经过调整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高效农业园区的一系列改革发展,乌海市的农牧业终于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艳阳天。“十一五”期间,乌海市要建成6个农业高效园区,实现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创乌海品牌农产品,走进全国大市场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马铃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合作机构
 
指导单位:
国 务 院 新 闻 办 网 络 局
主办单位:
自 治 区 党 委 宣 传 部
自 治 区 党 委 外 宣 办
自 治 区 经 济 委 员 会
自 治 区 旅 游 局
协办单位:
内 蒙 古 互 联 网 新 闻 中 心
呼 和 浩 特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鄂 尔 多 斯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乌 海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精彩花絮
看看我的新造型如何?
对拍一张吧
透过果树窥农家
感受沙漠之旅
  民生特写
·乌海社保从人民利益寻找着力点
·民政部门低保和医疗救助落到实处
·新型农区合作医疗使农民受益匪浅
·棚户区居民搬迁引跑乌海宜居城市打造
·荒漠中的新希望
·城乡一体化使乌海农民变市民
·农业发展成乌海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乌海市农区居民奔小康
  特色景点
·金沙湾:大自然的福祉地
·金沙湾是天然的赛马场
·成吉思汗驰骋金沙湾
·金沙湾山岭显现睡佛、龙凤奇景
·广场一角
·乌海文体中心
·乌海龙游湾生态湿地欢迎五湖四海宾朋
·回望金沙湾悠久历史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