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可以感受到市委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但城乡一体化改革中农业发展问题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而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发展问题。
乌海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为加快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乌海市属于工业城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在我市最具条件,同样可以走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先列;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把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乌海市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土地少,农业人口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乌海市委政府对这一事业的高度重视。
抓住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契机,探索加快农业发展的途径首先是深化以土地改革为主的农村改革。一体化改革中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农村发展史就是一部土地改革史。总结我国及世界各国先进经验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土地的极度分散,绝对平均,必须逐渐向种田能手、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集中;社会资金(资本)进入农业,充分体现“工业反哺”农业。打破传统观念,以工业化思路谋化农业。只有这样现代化农业才可以实现。乌海市农村的“土地”改革悄然兴起。政府牵头,引导形式:一些区、乡正在积极探索土地调整、转换的有效机制,统筹调整。如新地乡已做过调研,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土地,按照统一规划,发展温室(乌素村;农民自发形式:特别是那些老菜田,土地零散,一些想发展温室的农民想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温室,无论长、宽、角度都不具备条件;一些年青的农民通过租用等方式将邻居的土地统一建成日光温室,双方受益,从而实现了土地集中(五一乡);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发展高效农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农民,谁有能力发展,不论城市、乡村,任何人都可开发,极大地鼓励了种田能手、有资金的人规模化发展农业(乌兰乡、新地乡;各厂、矿办农场,随着改革深入,逐步移交社会,对这些土地的使用必须重新给予考虑,这几万亩土地在探索土地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因素,无论是政府的,还是民间的,都是探索“土地”改革的重要素材和有益尝试,需抓紧调研和总结,以利推广。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城乡一体化改革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化能使土地、农民成为农业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一车间,或成为工人)。既解决了土地、农民问题,也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乌海市目前产业化发展较缓慢。
由此建议:机构和组织:一体化的实现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同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抽出一些既有理论、政策水平,又熟悉农村工作的精兵强将,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而目前这种松散的机构,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区政府在农业的资金引导、财政补贴等投向上需重新构思,使有限的资金真正发挥政策导向、扶持主导产业、调动社会各方资金投入农业的作用;政策出台:过去的政策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一些新形势下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民营、私营资本引入农业、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企业、城乡一体化改革中农业贷款政策等应逐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