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乌海仅有400余人口,曾是一片荒芜之地,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稀少,人迹罕至。1958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和煤炭资源的开发,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云集,唤醒了这片沉睡多年的茫茫戈壁。数万名开拓者、创业者,以豪迈的气概和火热的情怀,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拉开了开发乌海的序幕,掀起了建设乌海的热潮,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始了艰辛的拓荒之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到1976年建市,乌海已成为一座拥有近20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初具规模,渐为世人所熟知。至此,乌海这颗内蒙古西部的璀璨新星冉冉升起,黄河金腰带上的明珠渐渐闪烁出熠熠的光芒,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着乌海必将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
1976年,全市仅有城市道路11.6公里,日均供水能力0.5万吨,供暖、供气、排水等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底子薄、基础差的现实,使刚刚建市的乌海在规模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镇”。随着城市框架逐渐拉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日益紧迫。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加快完善城市综合功能,30多年来,乌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引领全市各族人民,发扬“团结、奉献、创业、争先”的乌海精神,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
建市初期乌海仅有1条2公里长的城区道路,到目前,全市拥有城市道路面积494.4万平方米,近五年来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45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35平方米。这对于一个建成区面积仅37.5平方公里的乌海市来说,速度是惊人的,成绩是令人叹服的,城市道路建设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而且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完善城区内交通网络的同时,加强城区与外围的交通联系,实施了109国道、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等国道、省道的建设改造,修通了连接三区的快速通道,启动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彻底改变了乌海“一条马路沙子盖、自行车不如人跑的快”的历史。2003年底乌海飞机场建成通航,实现了几代乌海人的飞天梦,也标志着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真正让地处“宁、蒙、陕”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中心的乌海成为了东北、华北通往西北的交通枢纽,新疆、甘肃、宁夏开发运行的大通道,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1996年以前,全市城区普遍为自行取暖,供暖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烟煤散烧”更加剧了城区环境污染,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也相应增加了政府的负担。为改善这种状况,199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跨世纪蓝天计划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出发点,关停了城区周边的小煤窑、小焦厂,加大了城区供热设施建设力度,投资3亿多元完成蒙华热电一期、二期工程,实施了热网改造一、二期工程,新增供热管网100多公里,目前全市实现集中供热面积950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64.3%。此外,还通过推行清洁燃料和煤气入户工程,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环境状况。全市煤气入户1.85万户、7.5万人,使用液化气居民3.8万户、12.5万人,供气普及率达到46.4%。目前,长--临--乌天然气入城工程也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届时全市人民将用上更加安全、方便、清洁的燃料,乌海的天空也将会越来越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