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近鄂尔多斯 | 鄂尔多斯风情 | 鄂尔多斯掠影 | 民生特写 | 精彩鄂尔多斯 | 聚焦名企 | 特色景点 | 精彩花絮
鄂尔多斯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08内蒙古行鄂尔多斯 > 走近鄂尔多斯  正文
立民族志气 创世界名牌—鄂尔多斯集团
内蒙古新闻网  08-09-01 12:0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羊绒产业是集团的事业基础。集团始终以“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为己任,孜孜追求“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远大目标,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经济实力雄厚、品牌优势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产品从针织到梭织、从粗纺到精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已占到了中国的40%和世界的30%以上,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销售收入连年居全国绒纺行业第一名。

  集团拥有成熟完善的羊绒产业体系,在国内羊绒主产区和集散地建立了26个原料收购基地,投入5000多万元扶持绒山羊生态圈养工程。集团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投入近亿元人民币进行设备引进、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使生产设备、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鄂尔多斯”纳米羊绒衫引领着羊绒服装新潮流。集团始终注重产品质量,建立了从原料、设计、生产、包装到售后服务全程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50多道检验工序,60多个检测点,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集团坚持内外销并举的营销战略,在全国设有32个销售公司,19个业务代表处,31家物流中心和1500家经营网点,形成旗舰店、商场专厅、加盟店、自营店有机配合的营销网络格局。同时,集团在洛杉矶、东京、伦敦、莫斯科、香港、科隆、米兰设有7个国际销售公司和20多家直销店,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外销羊绒制品400多万件,创汇2亿美元左右,初步构筑起国际化营销服务框架,为发展国际品牌奠定了基础。依托强势的品牌资源,集团不断向男装、女装、内衣、皮草、羽绒等非绒类服装领域延伸,大服装产业已经成型。以核心技术和管理模式成熟,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稳定为标志,集团绒产业进入了高度成熟期,正在谋求新一轮的战略性成长。


  羊绒产业的高度成熟为集团实现战略扩张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能力。新世纪新阶段,集团抢抓西部大开发、国家能源战略重点西移、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立足本地区特有的综合资源优势,斥巨资在鄂尔多斯市西部棋盘井镇精心打造重工业园区,大举进军煤炭、电力、冶金和化工产业领域,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帷幕。

   棋盘井工业园区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循环经济模式设计,煤—电—冶金和煤、气化工构成了园区的两大主要产业链。通过资源能源转换升级,形成了一个以资源能源型产业为主导,由初级到高级,配套完善、结构合理、链条丰富的产业集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增长,保证集团的持续、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经过三年全力以赴的建设,棋盘井工业园区已基本构建起循环经济的产业框架:煤炭项目全面铺开——三个煤矿正在紧张建设,洗煤厂一期已建成达产,大批后续项目进入前期工作。电厂建设进展顺利——经发改委核准的2×33万千瓦机组已于2005年投产运行,2×20万千瓦煤矸石循环硫化床发电机组即将投产发电。冶金项目陆续投产——已经形成硅铁32万吨,工业硅2.5万吨,硅锰11.5万吨,电石30万吨的生产能力;金属镁、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晶硅等一大批冶金工项目将适时开工建设。化工项目顺利推进——一期60/104万吨合成氨、尿素项目作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现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煤半气化半焦等煤化工项目也已启动。随着一大批关键项目的相继建成,一个规模宏大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正在陕、蒙、宁金三角崛起。

  鄂尔多斯集团在创业过程中,不仅成就了行业龙头和中国名牌,也造就了一支英雄成千的创业团队,而且培育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为集团战略性成长和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优秀的基因。“讲忠诚、讲责任、讲追求”是集团的精神纲领,“集智、放胆、拓荒、创新”是集团的企业精神,“报效祖国、荣辱不惊、装点家园、铸造人生”是集团的价值所在,“创世界名牌、办百年强企”是集团不懈的追求。

  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强势的鄂尔多斯品牌、丰富的自然资源、绿色的环保产业、雄厚的工业资本、成熟的现代管理、优质的人力资源、优惠的政策支持,鄂尔多斯集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竞争优势,鄂尔多斯集团已经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翰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指导单位:
国 务 院 新 闻 办 网 络 局
主办单位:
自 治 区 党 委 宣 传 部
自 治 区 党 委 外 宣 办
自 治 区 经 济 委 员 会
自 治 区 旅 游 局
协办单位:
内 蒙 古 互 联 网 新 闻 中 心
呼 和 浩 特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鄂 尔 多 斯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乌 海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精彩花絮
最完整的召庙-准格尔
蒙古族的圣地:成吉思
风光独特的黄河峡谷
沙漠绿洲——转龙湾
  民生特写
·鄂尔多斯:构筑新世纪的能源之都
·鄂尔多斯多元发展争做世界一流
·鄂尔多斯实现生态突围
·东胜区农业产业化取得成效
·鄂尔多斯市5年转移农牧民40多万人
·鄂尔多斯市勾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蓝图
·协调并进 共筑和谐——生机伊金霍洛
·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鄂尔多斯模式
·东胜区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发展前景
  特色景点
·鄂尔多斯开创工业旅游
·康巴什新区—新型城市
·鄂尔多斯“沙棘之都”
·铁西新区——魅力无限
·响沙湾提升文化品牌
·天骄圣地成吉思汗陵
·东胜市容立足长治久洁
·交通发达的鄂尔多斯
·走进东胜区公益拆迁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