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街景
伊金霍洛(汉语意为“圣主的陵园”)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7万,少数民族人口9753人(其中蒙古族9418人,其他少数民族33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6.8%,属于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
近几年,伊金霍洛旗立足三大优势(资源、区位、人文),抢抓三大机遇(西部大开发,国家宏观调控,神华集团大发展、大建设),按照城乡统筹,“三化”互动,构筑四大产业(大煤田、大煤化、大绿色产业、大区域环境),实现“三个翻番”的总体发展思路,在科学发展中推进跨越,在把握规律中构建和谐,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保持了40%以上的高增长。截止200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亿元,人均GDP达11806美元;财政收入完成20.7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达14342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3598元和5446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86位,在西部百强县(市)的位次前移至第4位。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是什么造就了如此生机勃勃的伊金霍洛?记者们带着探究之心走进伊金霍洛。
把握“服务、整合、整治”三大重点,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化项目带动
2006年,伊金霍洛旗在建工业项目有83项,总投资431亿元。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煤液化、二甲醚;万利年产2000万吨煤矿、昊华能源年产600万吨煤矿、煤液化2×10万千瓦自备电厂、上湾2×13.5万千瓦电厂、金麟矿业年产20万吨甲醇;东方热电二期2×10万千瓦机组、蒙南电厂二期2×13.5万千瓦机组、泰鑫集团半焦炉项目和金峰公司、久泰能源公司、博源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个年产300万吨煤炭开采项目。2006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3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32%。
注重资源整合
将94座地方煤矿整合为61个,33座关闭矿井全部通过自治区验收。保留的61座地方煤矿现已全面进入技改阶段。已取得技改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批复文件的矿井有40座,技改总投资为38亿元,到目前已完成技改投资5亿元,经过技术改造后设计生产规模将达到2800万吨/年,技改后回采率平均在70%以上。
狠抓环保整治
在抓项目带动的同时,伊金霍洛旗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的方针,采取果断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目前,已累计治理排污企业400多家,其中取缔小土焦、小煤场72个、河道采砂厂34个。同时,去年5月1日对全旗105家煤焦化(兰炭)企业全部停产,对境内26座泡花碱厂进行限期拆除,对煤矿、煤炭集装站等企业的交通干道两旁采取防尘等措施进行环境污染治理。通过治理,伊金霍洛旗工业产业层次得到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