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民族 教育 三农 草原社区 播客 健康 女性 数码 家装 会展 汽车 酒网 旅游 内蒙古通 信息频道
理论 政务 法制 文化 招商 能源 理财 和谐沟通 博客 医药 靓妆 电影 美食 蒙商 购物 笑话 质监 精神文明 经济信息
首页 | 走近鄂尔多斯 | 鄂尔多斯风情 | 鄂尔多斯掠影 | 民生特写 | 精彩鄂尔多斯 | 聚焦名企 | 特色景点 | 精彩花絮
鄂尔多斯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08内蒙古行鄂尔多斯 > 走近鄂尔多斯  正文
鄂尔多斯打造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市
内蒙古新闻网  08-09-10 10:3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均GDP达6600美元,财政收入145.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这组数据足以说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实力。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鄂尔多斯市的前身伊克昭盟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环境恶劣,曾经是自治区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2001年,国务院批准自治区政府撤销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当年,该市大力发展工业,提出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要求。目前,该市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和国家羊绒标准化基地、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产业层次正在由低端向高端推进,产业素质和产业形象正在大幅度提升。同时,该市全力打造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已经跻身于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投资500多亿元,构建了“三横四纵”铁路网,建成高速公路692公里,鄂尔多斯机场也将于今年7月底正式通航,立体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此外,水资源合理配置、覆盖全境的电力、通讯网络,也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平台。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这样写道:十一五期间,要把鄂尔多斯建设成为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稿源: 北方新报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指导单位:
国 务 院 新 闻 办 网 络 局
主办单位:
自 治 区 党 委 宣 传 部
自 治 区 党 委 外 宣 办
自 治 区 经 济 委 员 会
自 治 区 旅 游 局
协办单位:
内 蒙 古 互 联 网 新 闻 中 心
呼 和 浩 特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鄂 尔 多 斯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乌 海 市 市 委 宣 传 部
  精彩花絮
最完整的召庙-准格尔
蒙古族的圣地:成吉思
风光独特的黄河峡谷
沙漠绿洲——转龙湾
  民生特写
·鄂尔多斯:构筑新世纪的能源之都
·鄂尔多斯多元发展争做世界一流
·鄂尔多斯实现生态突围
·东胜区农业产业化取得成效
·鄂尔多斯市5年转移农牧民40多万人
·鄂尔多斯市勾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蓝图
·协调并进 共筑和谐——生机伊金霍洛
·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鄂尔多斯模式
·东胜区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发展前景
  特色景点
·鄂尔多斯开创工业旅游
·康巴什新区—新型城市
·鄂尔多斯“沙棘之都”
·铁西新区——魅力无限
·响沙湾提升文化品牌
·天骄圣地成吉思汗陵
·东胜市容立足长治久洁
·交通发达的鄂尔多斯
·走进东胜区公益拆迁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