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均GDP达6600美元,财政收入145.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这组数据足以说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实力。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鄂尔多斯市的前身伊克昭盟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环境恶劣,曾经是自治区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2001年,国务院批准自治区政府撤销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当年,该市大力发展工业,提出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要求。目前,该市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和国家羊绒标准化基地、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产业层次正在由低端向高端推进,产业素质和产业形象正在大幅度提升。同时,该市全力打造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已经跻身于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投资500多亿元,构建了“三横四纵”铁路网,建成高速公路692公里,鄂尔多斯机场也将于今年7月底正式通航,立体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此外,水资源合理配置、覆盖全境的电力、通讯网络,也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平台。
《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这样写道:十一五期间,要把鄂尔多斯建设成为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