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河县依托特色种养业带动农民科学致富 |
日前,清水河县城关镇破头窑村养殖大户秦锁在蹲在自家的羊圈里,指着200多只肉山羊和绵羊寒羊兴奋地对笔者说:“现在县里的本地羊1只卖四五百元,而我养的肉羊和寒羊1只能卖1600元,光母羊1只就能净赚八百到一千元。”2005年,秦锁在从外地引调回10只寒羊,在清水河县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开始搞寒羊养殖。第二年秋,仅羊羔就卖掉60只。“当年10只寒羊就赚了1万块钱,可以说是这10只寒羊帮我富了起来。现在我不仅养寒羊,还养肉羊,仅此一项一年就能挣2万块钱。”秦锁在所说的寒羊和肉羊,是清水河县通过建设科学养殖基地,以蒙古羊和“多赛特”、“德福赛尔”等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羊为副本,以本地羊和寒羊为基础母羊进行科学杂交试验后推出的优良新品种羊。这种羊既具备多胎多仔的优势,同时羊的膘情更壮、肉质更好,是农民养殖致富的“宝贝羊”,也是清水河县养殖业的一大特色。
据县畜牧局高登峰副局长介绍,像秦锁在这样上规模的“宝贝羊”养殖户在全县共有5000多户,平均每个乡镇最少有30户。特色养殖让秦锁在等农户实现发家致富的同时,特色种植也让清水河县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城关镇高茂泉窑村过去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近年来,村支书刘三堂在县委县政府鼓励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扶持下,发展起了以小香米谷子为品牌的特色小杂粮种植业,成为了该村实现小康的特色产业。高茂泉窑村现有小香米谷子种植基地6000余亩,2008年村人均纯收入突破5200元,其中仅小香米谷子一项人均纯收入达2450元。在清水河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下,全村小香米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平均单亩产量增加150斤;形成了“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加工、建立基地、延长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示范带动农户共同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村仅小香米谷子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30万元。
近年来,清水河县坚持“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村增富、农民增收的“三农”工作目标,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兴农助农,实施了万只良畜进农户,万亩良田助农富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富农工程,走“为养而种,靠牧增收,稳粮兴牧,科技带动”的农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引导和带动农民科学种养、科学致富,使全县的种植养殖业正在形成圈小畜多、土少肥多、地少粮多、投入小收入多的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新局面。(潘磊)
|
|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