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专题
      时代楷模                           更多...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他,一个平凡的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兽医专家,已把自己半个世纪的…
• 武汉鼎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模范
• 武汉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部分与会人员发言
• 爱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流淌
• “爱心妈妈”团队真情呵护迷失的心灵
• 爱的奉献——记武川县可镇居民郭喜梅孝老爱
• 构建稳定和谐平安社区——记三里营东社区民
• 走进希望季节,走近绿色家庭——记全国“三
• 谁言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刘云秀赡养百岁婆婆成佳话
• 困苦励志品学优——记自强女孩武彦的感人事
•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城市新跨越                         更多...
城建民生工程造福首府百姓

    首府城建工作以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入点…
• 城镇群组团式承接核心区功能辐射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 首府投入21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整体搬迁让府兴营村民过上城市人生活
• 以亮丽的市容市貌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 向36%城市建成区绿地指标冲刺
• 土左旗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首府开展大规模“增加绿量”园林景观建设
• 首府解决市容薄弱环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以科学发展观的高标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 城建民生工程造福首府百姓
      图片报道                         更多...
呼市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武川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内蒙古新闻网  09-06-01 10:16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贴近群众,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最根本宗旨。在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交替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逐渐体现,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为群众和政府矛盾的爆发点,也成为我们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突出问题。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难点,是解决群众问题的关键,是影响党群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树立党的威信、维护党的形象的重要工作。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于处理解决当前较为突出的群体性事件问题有一些看法,从以下几个角度说明。

        一、宏观把握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根源

        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综合反映出我国深刻变革时期的各种矛盾,反映出社会关系中的不协调、不和谐,它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同社会稳定相对立。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

        二、微观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现实根源

        结合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与多年来笔者一线的工作经验,群体性事件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就大众媒体公布的数据来看,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2008年更是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密集年份,轰动全国的“瓮安事件”、“孟连事件”对于一线的工作者,提出重大的挑战。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爆发点集中在:企业改制的职工安置问题、涉法涉诉问题、拆迁安置问题。其中企业改制所牵涉到的下岗分流政策、医疗社会保障安排以及城乡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造成的补偿措施不满意、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一些行业的发展瓶颈日益凸显,例如出租车行业,因为涉及群众面广,很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点,隐患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既是城市发展进程的特殊性的产物,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全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途径,迫在眉睫。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出发,寻求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突破口

        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反思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无论是宏观的社会理论角度的分析,还是微观的现实情况的呈现,不难从中发现所有问题,都归结在“人”上,而寻求解决问题根本的途径也在于对人的把握,对人民群众的了解,对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如何认识,如何解决。

        从群众角度出发,寻求解决途径固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大的基层公务人员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充分实现党和政府在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的公务员,直接和广大群众接触,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处在第一线,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效果。笔者认为,强化基层公务员的业务素质,在实践层面具有操作性,也是化解矛盾、妥善处理问题的另一个关键点。

        四、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的认识

        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阶段性的矛盾是正常的状态,对于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处理,一方面要靠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逐一化解,另一方面也要相信有些矛盾可以在发展进程中逐渐消解。但是,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不能改变,对群众问题的重视不能改变,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水平的追求不能改变。

        群众的问题,终究将是党的工作重心,不断加强党群关系,不断深化党群认识,牢记以人为本的核心,将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用心解决,始终是党的干部责任所在。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李鹤)
稿源: 呼和浩特日报  编辑: 刘金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主办: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