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个蓝天到341个蓝天的飞跃 |
从2005年311个蓝天到2008年的341个蓝天,30个蓝天数的递增,让草原大都市百姓的生活感到舒适。但是很少有市民会留意,在不断刷新的蓝天数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科学的决策以及环保工作者们所付出的努力。几天来,记者再次走进市环保局,了解并体会着这来之不易的蓝天。
空气被“看管”
走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自动化监测室,正在实施监测的电脑中不断变化的数字让人觉得好奇,监测室主任韩见弘告诉记者,所变化的数字反映的是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值,通过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能及时准确地进行空气质量的日报和未来24小时预报。原来,这空气质量的好坏受着严格的“看管”。
据了解,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影响我市空气质量最主要的污染物是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些污染物从哪来?韩见弘告诉记者,城市里的SO2主要来自于燃煤,颗粒物也大多与此有关,一般来说,SO2浓度比较高的地方,可吸入颗粒物也较高,其主要是城市内或周边的大型烧煤锅炉、电厂、砖窑等释放出来的。NO2主要来源于燃烧加热过的气体,比如汽车尾气里的NO转换成NO2、烟囱里的烟等。随着青城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从而使NO 2浓度激增。
韩见弘介绍,环保自动化监测从2000年开始上马,此前一直采用手工监测,实效性差。通过仪器进行自动化监测,可以准确地报出空气污染浓度,一方面通过有害物质的发布提醒市民做好防护,另一方面能为空气治理提供依据。目前,我市无论是监测点位还是监测能力在全区均名列第一,并已连续两年在全国的同行业考核中进入前茅。
“拆出”好空气
众所周知,以煤为主的燃源结构是北方城市的共同特点,呼和浩特也不例外。由于采暖期长、燃烧方式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一度造成草原青城煤烟型污染较重的局面。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旧城改造力度,通过拆旧建新、拆平建楼、拆房建绿、拆临让路解决了面源污染;围绕集中供热、清洁能源推广等工程的实施,先后拆除10吨以上采暖炉1000多台,拆除改造茶浴炉2000多台,目前,全市天然气用户达24.4万户,城市化燃气率达到90%以上;此外,对一些重污染企业实行全面拆除搬迁,进行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审计。几年来,呼和浩特市炼铁厂、内蒙古青山乳业、内蒙古三联化工开放式电石炉和固碱燃料系统、呼和浩特市第四毛纺厂等多家重污染、生产工艺落后的老厂都分别拆除迁出城区。目前,通过对重点企业的监测管理,确保了24家重点企业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
盯紧机动车“排泄物”
私家车的不断增长让城市环境污染已由以往单一的煤烟型污染发展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这是如今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于是,机动车尾气的检测管理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又一重要环节。
据市机动车排气检测管理中心主任武玉焕介绍,我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督管理从2005年开始,由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协同进行,目前有三个检测点,全部采取自动化检测。按照国家规定,检测合格车辆,由环保部门发放合格标志后车主方可上路行驶,不合格者要进行治理限期达标。2008年,全市共检测车辆71965台(路检24000台),机动车排气检测率达到81%。
……
蓝天绘青城,翠意满乾坤。
2008年,呼和浩特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4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3.4%,在北方15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其中优的天数达120天,在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
从311个蓝天到341个蓝天,30个蓝天递增的背后,我们感受着市委、市政府既要GDP又要好空气的决心与力度,也体会出环保工作者的辛勤与不易。环境保护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好空气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呵护。伸出你的手,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为了我们共同的蓝天而努力!(冯燕平)
|
|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③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