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迁移带来大变化
2000年,鄂尔多斯的决策者们面对“十年九旱、灾害连年”的基本自然规律,面对地广人稀、广种薄收的现状,他们认为,如果仅就现有人口和生产力布局进行建设,战线拉得太长,成本太高,比如在修路、供电、给水、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本投入总额是一个庞大的、很惊人的数字,至少是目前人力、财力、物力所不能承受的,即使有国家和各级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也要拖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再加上自然条件的限制,农牧民的收入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勒着腰带”住新房的老百姓高兴不起来。所以,要尽早地改善大多数农牧民的生活质量,走传统的老路是行不通的。
鄂尔多斯市的决策者们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创意的、被一些人戏称为“出轨”的决定:进行大移民,每年根据条件最大化地减少农牧民数量,重点把那些分散的、生产生存条件恶劣的农牧民迁移到宜发展生产的地方或把他们迁移到城市中就业。
鄂前旗敖勒召其镇三道泉子村刘清如一家利用移民工程配备的生产设施发展种养业,每年仅出售牛犊和育肥羊纯收入就达1.4万元;距东胜区1.5公里的移民新区里,移民张世华外出打工,妻子开起了小卖部,月收入5000元左右。无论是迁到适宜农牧地区,还是迁到城市的农牧民,其收入和生活条件都有明显的变化。目前,占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人口近一半的40万农牧民,都先后在新的天地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2005年,鄂尔多斯市委进一步提出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将农牧产业划分为优先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禁止发展区,目的是全面收缩农牧产业战线和领域,探索一条生态治理与农牧民致富的双赢之路。
根据规划,水土资源相对较好的沿黄河、无定河和城郊地区,划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农牧产业园区化、集团化、组团化。限制发展区不能扩大范围,不作大的投入,将用20年的时间,逐渐转移收缩,退牧休牧。禁止发展区则用20年时间,将所有农牧人口全部转移出来,恢复植被,打造成生态恢复区。
采访期间,在一个乡间公路上,记者遇到了几辆满载着家当的卡车,他们就是两户结伴向“两河”迁移的农牧民。交流中,他们告诉记者,开始他们不理解,后来镇里的干部到他们村详细讲解、动员,他们意识到这是市委市政府在帮助他们做好事,这才决定搬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预计到“十一五”末,鄂尔多斯的生态集中恢复区将达到2万平方公里,农牧区现有的62.7万人将转移22万人,余下的40.7万人中,老人全部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小孩全部免费上学,只有24万农牧民直接从事第一产业。
在牧区中,汽车大部分都是在沙漠中的土路上穿行,车子上下颠簸,路边是漫无边际的沙地,鄂旗人大主任华格日乐巴图说,这些沙地都是治理过的,以前都是移动的沙丘,牧民全搬走了。仔细望去,黄黄沙地上覆盖着网格状的草圈,沙漠被有效地控制住了。沙产业治沙有道
在中国,很少有哪个地区像鄂尔多斯这样饱受生态恶化之苦:沙漠、沙地、丘陵、沟壑占到总面积的96%;每年有1亿吨泥沙注入黄河;开荒、移民、劫掠,大自然一次次遭受盘剥。
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出门就是沙”向我们描绘曾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