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暴彦巴图这样回忆当年鄂尔多斯的生态困境:“草场不好,一张报纸能包3只羊。”
然而,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刚到鄂尔多斯时,看到满眼的绿色,你怎么也不会相信,这就是毛乌素、库布其两大沙漠和丘陵沟壑、干旱硬梁地区各占总面积48%的所在。近两年先后到鄂尔多斯考察的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都惊讶于“这里的绿色可比一些江南城市”。
“以前这里全部是流动沙丘,根本看不到绿色植物。”站在乌审旗嘎鲁图镇承包的1.2万亩沙漠上,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牧民苏栓海说:“从2000年开始种的羊柴、沙柳、柠条等现在都已经活下了,流动沙丘固定住了。”
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山荒坡都种上了柠条,栽上了沙柳,铺满大地的绿波一直涌向天际。憨厚的老苏告诉记者,到了夏天,鹅黄带蕊的柠条花、深蓝连片的马莲花、紫中透红的羊柴花,还有各种不知名的野花都竞相绽放。一路奔跑,眼前不时有野兔奔窜而去,飞禽急掠而过,诱人的花草香气沁人肺腑。
在“土细沙明色复黄,随时起风积成梁,远望千里无根草,只有马蹄三两行”的毛乌素沙地腹地,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井背塘。井背塘只住着一户人家,方圆几十里内渺无人烟,除非步行,大车、小车、骡马车统统休想进去。户家的女主人叫殷玉珍。她和丈夫一道,20年如一日,硬是把近5万亩荒漠变成绿洲,从白手起家到年收入达10万元。2005年,殷玉珍竟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事实上,鄂尔多斯人向荒漠挑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远。
早在建国初期,曾有一个响遍全国的口号“农业学大寨、牧业学乌审召”,那时的乌审召人,就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展开了向沙漠进军的植树造林大会战。此后,从只身一人把家搬进沙漠中植树造林的沙木腾老人,到王玉珊、王果香、殷玉珍、王中强、乌日更达赖,这些能人治沙的精神不断地激励着一批又一批鄂尔多斯人。
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人走出了一条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治沙之路:沙产业治沙。
作为世界最早探索多种方式实施沙产业治沙的鄂尔多斯,产生了一批产业化治沙的典范。库布其沙漠中的恩格贝,在治沙与发展旅游业的双重探索中,不仅使“恩格贝精神”成为一种象征,也将恩格贝打造成了沙漠腹地中的一颗旅游明珠。
民营企业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1998年收购了因环保不符合要求等原因亏损、破产、倒闭多年的原达拉特旗造纸厂(国有企业),新上了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技改项目,为年产近100万吨的沙柳找到了出路。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年产10万吨高强瓦楞纸,使“次小薪材”的沙柳变废为宝。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变生态链为产业链,农牧民按订单发展林业有了新的收入,变“要我种”为“我要种”,种植面积成倍增加。
种植沙棘,是推动产业化治沙的又一项重要创举。1998年,水利部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启动实施了晋陕蒙砒砂岩区的沙棘生态工程。东胜区在鄂尔多斯率先种植沙棘,坚持“以沟道为重点,沟坡兼治,集中连片”的原则,在主、支沟两岸种植沙棘护岸林,目前护田林带已达200多公里,形成了一条条“绿色钢铁长城”,水来冲不毁,沙来压不住。2005年,东胜区规划了沙棘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总投资近1亿元,工业园区正在成为林沙产业规模化经营的一个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