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伊利集团紧紧围绕“相约世博塑品牌,科学发展重质量,系统优化促效益,关心员工聚人心”的实践载体,始终把解决问题贯穿其中。学习实践活动体现了两个特点:一突出“实践”特点。二“交叉进行,提前进行”。 把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同做好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实践工作中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面临行业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伊利不仅恢复了良好的经营态势,还实现了经营业务的首季“开门红”,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科学发展更重质量,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伊利集团党委明确了“相约世博塑品牌,科学发展重质量,系统优化促效益,关心员工聚人心”作为实践载体,把解决制约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第一、相约世博塑品牌:集团将通过把握世博会的难得机遇,加速品牌建设,将“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的理念完美嵌入到赞助世博会过程中。与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不谋而合。
第二、科学发展重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质量管理,确保产品万无一失。依靠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管理体系,把我们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为消费者生产出100%的放心产品。
第三、系统优化促效益: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着力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整个系统的运作成本,而不是着眼于供应链某一个环节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通过品牌的拉动和组织系统的推动,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营效益。
第四、关心员工聚人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伊利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切实保障员工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
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
伊利集团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得到启示:秉承“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的发展观,努力带领企业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伊利集团不断进行奶源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在与奶农的合作模式上,从“公司+农户”模式逐步走向规范化牧场园区和“奶联社”的新型模式,为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伊利在行业内推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的技术监控。2009年伊利集团继续加强和完善奶源安全检测,全面提高产品品质检验流程,有效地确保了产品品质。使得伊利奶粉这一受影响最严重的产品种类迅速恢复了既有健康形象,广大消费者再次恢复了对伊利奶粉的信任。而伊利全球奶粉样板工厂——伊利集团金山新工业园奶粉加工厂的投产,则大大强化了伊利在高端奶粉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伊利在奶粉生产方面的优势。
今年一季度,伊利集团的产品整体销售状态良好,是目前中国乳品行业中市场恢复情况最好的企业之一。作为乳业的领军企业,伊利集团在此次振兴之役中,再次凭借殷实的奶源储备和过硬的产品品质,成功带动了整个乳品市场快速回暖。
在发展进程中,伊利集团根据自身科技研发优势,着力发展创新性企业,以产品研发带动市场销售。通过研发、上市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占据市场的高端,引导乳品市场的消费潮流和产品发展方向。近年来,伊利集团已经推出伊利营养舒化奶、金典牛奶、金领冠、婴儿配方奶粉、“优品嘉人优酪乳”等多款高端功能性产品,获得消费者的普遍青睐。通过对这些乳品市场热门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升级换代、提升形象等营销手段的应用和深度挖掘,伊利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从业绩导向到责任导向,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
在稳健、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伊利率先在行业内完成从业绩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截至2008年底,伊利集团累计纳税80余亿元,累计为公益事业投入6亿元。此外,伊利集团对农牧民,不是简单的“扶贫救助”,而是打造真正的“造血能力”,为奶农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引进科技知识,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养牛技能。目前,伊利集团为养奶牛户累计发放奶款400多亿元,以滚动的方式累计向农户发放购牛款近20亿元,一次性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防疫工作补贴和疫病防治,设立了2000多万元的风险基金补偿奶农在养牛过程中的意外损失,从而解除了奶农的后顾之忧。
在实际发展中,伊利集团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推广清洁生产流程,坚持末端治理与源头预防并重,扭转高耗能、高污染的被动局面,携手开辟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轻、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的工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