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期:保民生 促和谐 武川县积极推进民生工程--专题
      时代楷模                           更多...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他,一个平凡的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兽医专家,已把自己半个世纪的…
• 武汉鼎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模范
• 武汉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部分与会人员发言
• 爱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流淌
• “爱心妈妈”团队真情呵护迷失的心灵
• 爱的奉献——记武川县可镇居民郭喜梅孝老爱
• 构建稳定和谐平安社区——记三里营东社区民
• 走进希望季节,走近绿色家庭——记全国“三
• 谁言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刘云秀赡养百岁婆婆成佳话
• 困苦励志品学优——记自强女孩武彦的感人事
•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城市新跨越                         更多...
城建民生工程造福首府百姓

    首府城建工作以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入点…
• 营造宁静最适居的首府城市
• 呼和浩特市“三城”同创 迈向国际化大都市
• 311个蓝天到341个蓝天的飞跃
• 我市环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
• 城镇群组团式承接核心区功能辐射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 首府投入21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整体搬迁让府兴营村民过上城市人生活
• 以亮丽的市容市貌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 向36%城市建成区绿地指标冲刺
• 土左旗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图片报道                         更多...
呼市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武川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193期:保民生 促和谐 武川县积极推进民生工程
内蒙古新闻网  09-07-23 17:33
 

  武川县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生工作,把促就业、保增长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民生工作新思路、新机制。

  经过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武川县认识到在保障民生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就业、择业思想观念陈旧,自主创业和实现自身价值积极性不高;高学历人才的储备、选择、任用不足,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机制不健全;在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转移、经费保障、机制构建等方面工作滞后。

  针对制约全县民生工作的突出问题,武川县积极探索、认真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一、尽快制定全县民生工作规划。全面提升民生工作水平,为武川县主动融入“一核双圈”和实施“三个百万”生态畜牧业富民工程提供支持。

  二、积极筹备设立专项资金,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利用有限的财力,抓紧高、精、尖专业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加快人才的补充和流动。用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爱才惜才的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保障民生工作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地方出台的涉农人才政策,鼓励各类人才流向基层,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做好“三支一扶”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建设。二是通过优惠待遇招引外地有用人才向农村流动,逐步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到目前,武川县拥有大学生村官5名,“三支一扶”人员15名,西部志愿者15名。三是选派30名科级后备干部到基层村委会挂职锻炼。

  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实现劳务输出由无序型向组织型转变,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由盲目型向计划型转变。大力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组织实施实用性、有效性职业技能培训。2008年全年创业培训人数达300人,创业成功率达70%以上,发放小额贷款1000万元;通过自主创业,带动500多人实现就业。

  五、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下岗失业人员的安置力度。根据上级的政策要求,对2008年、2009年到龄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采取享受灵活性就业社保补贴的方法,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07万元,累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492人。其中“4050”人员和灵活性就业人员安置10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六、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充分发挥县职业介绍所的窗口作用,实施信息化管理,提升劳务输出的质量。截止2008年底,全县农民转移就业累计达24952人。

  七、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逐步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形成“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体系。严格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2008年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500万元,2009年计划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1000万元。同时,不断加大劳动维权工作力度,逐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效遏止拖欠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2008年全县共为农民工追讨工资37.7万元。

稿源: 呼和浩特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 吴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主办: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