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期:清水河县做好“五篇文章”强化民生工程--专题
      时代楷模                           更多...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他,一个平凡的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兽医专家,已把自己半个世纪的…
• 武汉鼎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模范
• 武汉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部分与会人员发言
• 爱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流淌
• “爱心妈妈”团队真情呵护迷失的心灵
• 爱的奉献——记武川县可镇居民郭喜梅孝老爱
• 构建稳定和谐平安社区——记三里营东社区民
• 走进希望季节,走近绿色家庭——记全国“三
• 谁言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刘云秀赡养百岁婆婆成佳话
• 困苦励志品学优——记自强女孩武彦的感人事
•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城市新跨越                         更多...
城建民生工程造福首府百姓

    首府城建工作以进一步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入点…
• 营造宁静最适居的首府城市
• 呼和浩特市“三城”同创 迈向国际化大都市
• 311个蓝天到341个蓝天的飞跃
• 我市环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
• 城镇群组团式承接核心区功能辐射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 首府投入21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整体搬迁让府兴营村民过上城市人生活
• 以亮丽的市容市貌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 向36%城市建成区绿地指标冲刺
• 土左旗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图片报道                         更多...
呼市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武川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201期:清水河县做好“五篇文章”强化民生工程
内蒙古新闻网  09-07-23 18:02
 

   清水河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做好“五篇文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保民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做好“富民”篇,让群众有业可从。针对返乡民工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以县内在建各项工程用工为依托,积极与施工方协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另一方面是根据用工特点,积极开展电焊工、钢筋工、木工、泥水工等工种的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在盘活企业、扩大就业上,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企业投入一点的方式,对清水河县红旗化工、三联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进行帮扶和解困,使企业在壮大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目前,全县已有1200多名滞留返乡民工成功实现再就业。   

  二是做好“惠民”篇,让群众居有所安。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以打造“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通畅”县城为目标,采取严厉措施,整治县城脏、乱、差等老大难问题。印制“文明就差这一点”宣传手册发放到市民手中,对破坏城市形象的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引导市民形成健康、文明的习惯;对无证驾驶、违规驾驶、车辆乱停乱放进行整治,对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违章建筑和“城市牛皮癣”小广告进行清除;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增加环卫工人数量、减少劳动强度,落实分街道、分区域卫生责任制度,实行环卫工人流动清理街道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增强对摩托车盗窃、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的打击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的“安全指数”。   

  三是做好“智民”篇,让群众学有所教。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投入1000多万元开工建设县一中学生宿舍楼工程;投资330万元开工建设喇嘛湾民族中学、窑沟乡窑沟小学和单台子小学、宏河镇中学、韭菜庄小学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投资380万元新建职业中学实训楼,积极筹建县二中实验综合楼工程。重点发展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职业培训1000多人次。   

  四是做好“健民”篇,让群众病有所医。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今年全县已投入约200多万元资金对县医院病房进行了改扩建,新建了窑沟乡卫生院“三污”处理工程;计划投资60多万元对县妇幼保健所进行改扩建。进一步扩大新农合覆盖范围,今年全县101163人参合,参合率99.27%,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五是做好“助民”篇,让群众贫有所济、老有所养。关注城乡弱势群众的利益,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加强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今年,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400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18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500元。通过提高标准,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

稿源: 呼和浩特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 吴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主办: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