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作为传统能源,企业生产生活须臾不可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好燃煤、节约燃煤,是一篇大文章。近几年,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从做实燃煤采购、管理入手,在促进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转变了发展方式。
有这样一组数字,让人怦然心动:2008年以来,呼石化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燃煤管理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突出亮点。这个公司2008年加工原油118万吨,消耗蒸汽35.49万吨,耗煤8.49万吨;2009年加工原油136.09万吨,消耗蒸汽23.77万吨,耗煤近5万吨;2010年加工原油125.56万吨,消耗蒸汽22万吨,耗煤4.2万吨。2010年比2008年少消耗燃煤4.3万吨,降低采购成本2100多万元。
在燃煤“进口”渠道上动脑筋
燃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力系统的运行水平,是锅炉平稳高效运行的命脉。
2007年,公司领导在调研中发现,公司燃煤管理存在问题,特别是燃煤质量不能保证,导致动力系统锅炉不能长周期稳定运行,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公司通过认真分析呼和浩特市周边燃煤市场,多次召开相关负责人参加讨论燃煤管理问题,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症结就在采购渠道上。找到症结所在,也就找准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公司决定从坑口进煤,减少中间环节。这是经营思维的转变,更是观念的转变。
于是,从2007年年底开始,通过优胜劣汰,建立考核机制,改变过去多家供应商的格局,只与两家供应商签订了协议。同时,公司积极开辟采购新模式,借助周边关系单位,积极与内蒙古地区较大的煤炭供应商联系。2009年,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实现了燃煤从坑口直接装车,减掉中间环节,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牢牢把好燃煤质量这道关
为确保煤质稳定,公司明确了煤炭采购、管理相关单位职能,形成了由技术发展处、物资采购部从源头控制,质检部、计量部检定分析把关,动力车间接受使用的管理网络,共同实现煤炭采购的全过程管理。
公司完善了煤炭考核体系,加大对燃煤供应商的考核力度,真正做到以质论价,燃煤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燃煤入厂车辆加大分析频次和力度,每车采样留存,两车合样分析。达不到控制指标的,由技术发展处按规定公式计算出扣减结算量,交物资采购部结算时进行扣款。
通过一系列举措,公司燃煤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2010年优选的煤炭供应商全年供煤煤质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0年10月12日开始上煤至今,平均单位发热量5352.2卡/千克,比最低要求高出352卡/千克,不仅提高了燃烧效果,而且降低了成本,按可比价格测算节约采购成本18.87万元。
燃煤有光有热更要有平安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地处北方,冬季生产对动力车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通过对动力锅炉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多年来困扰动力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点是燃煤、设备和人员。几年前,公司在夏季对动力5台锅炉实施了大修,改造了除尘器,新上DCS控制系统。同时,对除渣系统进行完善,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动力锅炉2008年冬季运行至今,未发生过运行事故,锅炉运行优质高效,极大降低了蒸汽的燃煤单耗。燃煤单耗从2008年的260千克/吨蒸汽下降到现在的201.1千克/吨蒸汽。
提高催化装置余热锅炉产汽量,杜绝跑冒滴漏,最大限度降低动力锅炉的产汽量。2008年开始,公司实现了夏季停运动力锅炉。2010年,从4月15日呼和浩特地区采暖期结束开始停炉直到10月16日供暖启炉,停炉6个月,燃煤消耗比往年同期减少约3万吨。动力车间做好操作员工培训工作,以实现稳定运行,减少启停路频次,降低消耗。
人们常常把煤炭比做“黑金”,其实科学有效地用好这块金子,对企业来说不亚于是在“炼金”。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的做法让人回味。(作者:邢利平)